自社会学院在2011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之后,社会学院再创新高,在10月18日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2010级本科生阿里木江带领的团队项目《流浪儿童何以“流浪”——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和吴文兵的个人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移民新村的社会网络与建构区隔和融合——基于江西省修水县移民新村礼物交换网的调查研究》分别获得全国特等奖和二等奖。此次大赛获奖是我校挑战杯科创大赛项目历史上首次取得特等奖的新突破。
阿里木江作为社会学专业的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一直在关注公益志愿项目,并身体力行参与到各项实践志愿服务中去。2012年暑假,阿里木江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进行调研,并开展了为其两周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9月11日的《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为该调研进行了头条长篇报道,题为《用关爱帮助流浪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孩子,接你回到温暖的家》,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同时,该暑期实践活动被评定为上海大学优秀暑期实践项目。经过此次暑期实践之后,在指导老师耿敬、刘玉照的指导下,阿里木江带领团队基本确定挑战杯项目大赛选题,开始了挑战之路。通过文献综述和暑期调研,项目成员完成了初步的调研报告,并开始申报挑战杯;2012年12月15日,该团队参加院级挑战杯答辩评审会,在前期的准备基础上,得到了专家老师们的宝贵建议。在此之后,阿里木江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开始走访相关机构,走入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搜集相关纪录片及录音,并最终将所有资料进行翻译汇总,对其调研报告进行反复修改;2013年5月23日,其相关研究内容被刊登在《香港阳光时务周刊》第五十六期上。为给予新疆流浪儿童更多的帮助和积攒更多的实时资料,2013年7月13日,在社会学院副院长耿敬、社会工作系系主任范明林和团委书记韦淑珍的带领和指导下,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第二次来到新疆流浪儿童救助站,开展了为期十日的社工介入实践服务活动。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获得新疆自治区民政厅的高度认可,收到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院高度评价和感谢信,同时该项目获得了上海市暑期实践最佳项目的荣誉。
经过层层答辩和层层筛选,在团队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作品《流浪儿童何以“流浪”——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参加了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决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全国终审决赛获得了特等奖。
社会学院另一获奖项目为社会学系吴文兵同学项目《区隔与融合:新农村建设中“移民新村”的社会网络与建构——以江西省修水县移民实践为例》,该项目旨在通过对“移民新村”建立前后礼物交换网的变化研究,揭示新农村建设以来,其内部关系网络的变迁。在指导老师孙秀林、张佩国的支持和鼓励下,吴文兵同学在2011年寒假开始于江西省修水县移民新村收集村民家中的礼簿。随后他在2012年的暑假和2013年的寒假陆续进行了礼簿的大量搜集,这三个假期几乎每一天,吴文兵要么是奔波在城镇与村庄的礼簿的收集的路上,要么是在进行礼簿的资料的手工抄写,最终收集礼簿104本,随礼次数达7995次。通过定量研究,其项目作品在2012年10月举办的上海市第六届本科生社科论坛中荣获一等奖,该作品参加了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决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终审决赛获得了二等奖。
两年来,从报名参加“挑战杯”大赛开始,院团委在校团委、院党总支的支持指导下,全院上下对挑战杯大赛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计划,并制定了完善的挑战杯大赛的扶持管理办法,不管是院级选拔、校级选拔、市级选拔,学院团委严格按照扶持管理办法,对所有的挑战杯项目进行了层层选拔和全面的指导。从挑战杯大赛准备伊始,全院共组织申报近40件课题作品。最终,这两个项目的作品经过学院、学校、上海市的层层选拔和反复修改,在校团委、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引导、大力推进下,在社会学院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作品更是精益求精,理论和研究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次又一次直到深夜的会议,一次又一次悉心的修改指导,以及在苏州决赛期间老师们的亲切陪伴,都给了同学学术上的帮助,心理上的支持。
社会学院历来重视学生人才培养,全院教师始终坚持以师生携手、厚学力行,培养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系社会、志在富民的有为青年的育人理念,十分注重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在学生工作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具有社会学素养的学生,注意本硕博联动,在学生课外培养、社会实践方面多为学生搭建平台,打造本科生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社科论坛等方面都涌现出一批批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学院上下学术氛围浓厚。本次挑战杯比赛的过程一方面体现学院同学在扎根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院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创新实践方面的重视,激励了更多的同学关心社会、着手小事,利用好学院的资源和平台,勇于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