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院师生应邀参加第三届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生论坛

创建时间:  2024-12-27  何宗元统稿   浏览次数:   返回

2024年12月20日至22日,由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第三届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生论坛” 在安徽省六安市成功举办。盛智明副院长、李朔严副教授和十一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并进行交流分享。此次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论坛是由长江流域十一所高校共同发起,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作为论坛的发起和组成单位受邀参加。本次论坛旨在提高社会学博士生培养质量,增加博士生交流机会,形成长江流域社会学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第三届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论坛分为三个分论坛,主要从社会学的学科的经典议题,如城乡治理,教育医疗,人口养老,社会学理论,网络、产业等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大会主要分为大会报告,分论坛讨论和自由交流三个部分。

12月21日上午举行大会报告。首先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参加此次会议嘉宾有安徽大学的吴理财教授、武汉大学的桂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狄金华教授、上海大学的盛智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赵晔琴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的熊万胜教授、浙江大学的周陆洋教授以及河海大学的陈涛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的黄超老师、安徽大学的孙新华老师、上海大学的李朔严老师、河海大学的张丹老师、武汉大学的仇叶老师、华东理工大学的解鸿宇老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陈颀老师。

在大会报告阶段,我院盛智明老师代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做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主旨发言。

李朔严老师以“如何过好研究生生活”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以及我院博士生作博士生活经历的交流。

在12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的分论坛讨论阶段,我院博士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在第一分论坛上,盛智明教授作为评议人,三位博士生汪真诚、李照和陈瑶瑶同学分别从外包式社工站参与基层治理、社区文旅发展以及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方面做论文交流。博士生汪真诚同学从混合型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外包式社工站的组织模式和组织结构如何影响其治理行动,并指出外包式社工站可被视为社会治理专业化的国家“具身”实践,强化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效联结。博士生李照同学基于景观社会理论视角探讨分析了城市漫游主体对文旅新情景的内在需求,从而铸造社区文旅发展的可能性。博士生陈瑶瑶同学基于自身实习过程中的参与式观察和经验性反思,借由无结构访谈,对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

在第二分论坛中,分别由六位博士生同学从青少年抗逆能力的影响机制、中下阶层子代教育获得、青年艾滋病戒毒群体的圈层文化、小镇青年网络生活、CP粉丝群体的身份认同、边境流动人口治理等方面做学术交流。博士生张潇宇同学从语言所体现出家庭文化的风格入手,对中下阶层子代的教育状况进行归纳分析,并探讨其教育获得逊色于优势阶层的原因。博士生李鸿于同学提出青年艾滋病戒毒群体在网络中构建亚文化部落,常寄居“毒友圈”“同性恋圈”,通过互动获自我满足和身份认同,此亚文化助改刻板印象,为包容性干预服务提供启示。博士生何宗元同学从数字时代小镇青年网络生活“游民化”现象出发,分析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博士生杜灵杰同学研究青年女性嗑cp的互动过程,认为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状况与实际诉求,理解青年群体的社会境遇与实际处境,同时扩大对cp文化产业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社交价值与媒介价值。博士生张海静同学通过对边境地区流动人口治理案例研究,发现了中缅边境城市缅籍工人的跨境流动模式,认为其经历了从零散化输入到组织化流动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基层政府营造制度性基础设施进行外籍人口治理的结果。博士生王雪婷同学研究青少年抗逆力影响因素,利用CEPS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家庭、学校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抗逆力均有影响,同伴因素作用最大并起中介作用。此外,这些因素对农村与城市青少年影响不同。研究建议社会工作者应综合考量多因素,重视同伴影响,并据城乡差异制定介入策略。

第三分论坛中,李朔严老师作为评议人,两位博士生同学从半导体行业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地话”实践性分析等方面做交流发言。其中博士生熊石洋同学以半导体行业劳动力市场中介研究进行汇报,分析了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介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对市场带来的影响,同时再生产出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结构。博士生林亚男同学以“汉源甜樱桃”这一作物从最初引种失败到成为当地特产的过程为案例,探讨“地话”(terroir)这一概念的实践性。

此次会议不仅增进了长江流域社会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且增进社会学博士学术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互信和互认。(博士研究生何宗元统稿)


上一条: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02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资格认定考核方案

下一条:人口学22级8位硕士及20级1位留学硕士预答辩安排


社会学院师生应邀参加第三届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生论坛

创建时间:  2024-12-27  何宗元统稿   浏览次数:   返回

2024年12月20日至22日,由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和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第三届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生论坛” 在安徽省六安市成功举办。盛智明副院长、李朔严副教授和十一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并进行交流分享。此次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论坛是由长江流域十一所高校共同发起,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作为论坛的发起和组成单位受邀参加。本次论坛旨在提高社会学博士生培养质量,增加博士生交流机会,形成长江流域社会学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第三届长江流域社会学博士论坛分为三个分论坛,主要从社会学的学科的经典议题,如城乡治理,教育医疗,人口养老,社会学理论,网络、产业等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大会主要分为大会报告,分论坛讨论和自由交流三个部分。

12月21日上午举行大会报告。首先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参加此次会议嘉宾有安徽大学的吴理财教授、武汉大学的桂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狄金华教授、上海大学的盛智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赵晔琴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的熊万胜教授、浙江大学的周陆洋教授以及河海大学的陈涛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的黄超老师、安徽大学的孙新华老师、上海大学的李朔严老师、河海大学的张丹老师、武汉大学的仇叶老师、华东理工大学的解鸿宇老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陈颀老师。

在大会报告阶段,我院盛智明老师代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做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主旨发言。

李朔严老师以“如何过好研究生生活”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以及我院博士生作博士生活经历的交流。

在12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的分论坛讨论阶段,我院博士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在第一分论坛上,盛智明教授作为评议人,三位博士生汪真诚、李照和陈瑶瑶同学分别从外包式社工站参与基层治理、社区文旅发展以及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方面做论文交流。博士生汪真诚同学从混合型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外包式社工站的组织模式和组织结构如何影响其治理行动,并指出外包式社工站可被视为社会治理专业化的国家“具身”实践,强化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效联结。博士生李照同学基于景观社会理论视角探讨分析了城市漫游主体对文旅新情景的内在需求,从而铸造社区文旅发展的可能性。博士生陈瑶瑶同学基于自身实习过程中的参与式观察和经验性反思,借由无结构访谈,对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

在第二分论坛中,分别由六位博士生同学从青少年抗逆能力的影响机制、中下阶层子代教育获得、青年艾滋病戒毒群体的圈层文化、小镇青年网络生活、CP粉丝群体的身份认同、边境流动人口治理等方面做学术交流。博士生张潇宇同学从语言所体现出家庭文化的风格入手,对中下阶层子代的教育状况进行归纳分析,并探讨其教育获得逊色于优势阶层的原因。博士生李鸿于同学提出青年艾滋病戒毒群体在网络中构建亚文化部落,常寄居“毒友圈”“同性恋圈”,通过互动获自我满足和身份认同,此亚文化助改刻板印象,为包容性干预服务提供启示。博士生何宗元同学从数字时代小镇青年网络生活“游民化”现象出发,分析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博士生杜灵杰同学研究青年女性嗑cp的互动过程,认为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状况与实际诉求,理解青年群体的社会境遇与实际处境,同时扩大对cp文化产业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社交价值与媒介价值。博士生张海静同学通过对边境地区流动人口治理案例研究,发现了中缅边境城市缅籍工人的跨境流动模式,认为其经历了从零散化输入到组织化流动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基层政府营造制度性基础设施进行外籍人口治理的结果。博士生王雪婷同学研究青少年抗逆力影响因素,利用CEPS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家庭、学校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抗逆力均有影响,同伴因素作用最大并起中介作用。此外,这些因素对农村与城市青少年影响不同。研究建议社会工作者应综合考量多因素,重视同伴影响,并据城乡差异制定介入策略。

第三分论坛中,李朔严老师作为评议人,两位博士生同学从半导体行业劳动力市场中介、对“地话”实践性分析等方面做交流发言。其中博士生熊石洋同学以半导体行业劳动力市场中介研究进行汇报,分析了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介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对市场带来的影响,同时再生产出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结构。博士生林亚男同学以“汉源甜樱桃”这一作物从最初引种失败到成为当地特产的过程为案例,探讨“地话”(terroir)这一概念的实践性。

此次会议不仅增进了长江流域社会学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且增进社会学博士学术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互信和互认。(博士研究生何宗元统稿)


上一条: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023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资格认定考核方案

下一条:人口学22级8位硕士及20级1位留学硕士预答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