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译阳参加“2025年第四届长三角人口发展论坛”,在会议上作关于“以产权变化、迁移动因与公共服务资源可及性”的报告,在中国城市化与分权治理背景下,公共服务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住房已成为获取教育、医疗等关键公共服务的核心门槛。以上海为例,本研究利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与地理信息数据,探讨了居住迁移如何影响公共服务获取。研究重点关注两个因素:住房产权变化与迁移动机。研究发现:第一,获得住房产权是实现公共服务跃升的关键。从租房到拥有住房的居民,其周边的教育、医疗和交通设施在客观数量上显著增加,对生活品质的主观满意度也全面提升。第二,迁移的自主性深刻影响居民感知。主动迁居的居民,尽管其周边的客观资源改善有限,但在所有维度的满意度上都显著高于被动迁移者。
结论表明,“住有所权”是改善公共服务获取的基础,而“迁有所愿”则能有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因此,城市政策不应仅关注增加设施数量,更需赋能居民的主动选择权,并重视其主观感受,以推动更加公平、精准的公共资源配置。”的汇报。(供稿人:刘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