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耿敬 《横渡乡村:艺术社区与社会学艺术节》

创建时间:  2023-03-13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耿敬、王南(编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近10年的“艺术乡建”探索之后,开始“艺术下社区”、“艺术下乡”等社区建设的艺术实践,并探索“艺术社区”发展路径的成果展示。社会学艺术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艺术乡建”,就在于艺术实践不再是艺术家的单纯艺术创作过程,而是成为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提供多样化艺术创作形式,社会学家进行理论指导,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动员,地方政府予以协助和支持。本书是在2021年4-6月间在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三个月的社会学艺术实践后,通过相应的学术论坛所做出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本次实践的所有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社会工作者都在新形势下带着“富了怎么办”(费孝通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参与其中,努力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社会文化精神的“富足”探索一条可资借鉴的可能。是一部面向未来进行思考并进行探索实践的、具有思想与实践闪光点的作品。

目录:

贺词与致辞

    “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贺词 / 范迪安

    “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致辞 / 章义和

第一部分 艺术乡建与理论

    艺术何以乡建?——艺术社区与乡村博物馆(美术馆)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 潘守永

    横渡乡村笔记:艺术家行动中的乡村提示与“社会学艺术节” / 王南溟

    《视•觉——解析数码摄影的三大要素》讲座 / 郭金荣

    社会学艺术节与横渡村民访谈 / 王南溟、郦国尝

    对谈横渡镇中心小学的 “美术馆日” / 邢荷玲、王南溟、梁海声、欧阳婧依

    “2021 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综述 / 魏佳琦

    村民手机摄影展、费孝通图片展小记 / 周美珍

    白溪画卷 / 欧阳婧依

    艺术乡建在新一代学生中的反应:“新文科在横渡|学生论坛” / 马琳、李思妤

第二部分 “2021 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

    “2021 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议程

    特别演讲:横渡艺术社区建构中的社会动员——以“村民手机摄影亮赛”为例 /耿敬

    论坛第一部分 由艺术引发而来的社会学思考

        发展进程中的观念误区与艺术社区建设 / 王宁

        传统与当代戏剧的碰撞:社会性表演艺术工作坊 / 刘正直

        社会组织在艺术社区中的资源整合与社区动员 / 张佳华

    论坛第二部分 新建筑体与乡村艺术社区规划

        富裕之后的社会后果:乡村社会的生产、消费与休闲 / 张敦福

        世界乡村:库哈斯的地缘视野与变动的乡村 / 伍鹏晗

        回归日常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从乡村产业建筑再利用谈起 / 魏秦

        田园实验:“非常规〞视角中的乡土景观演绎 / 董楠楠

    论坛第三部分 乡村社区:在劳作中的艺术

        艺术乡建与文化自觉:关于目的、过程与影响的社会学思考 / 严俊

        啄石启悟:创作在横渡及其村民互动 / 李秀勤

        “边跑边艺术”到横渡:艺术乡建的新路径 / 马琳

第三部分 “新文科在横渡 学生”论坛

    “新文科在横渡|学生”论坛议程

    论坛第一部分 人类学与乡村规划

        作为文化展演的乡村社区再造实践——对修武县大南坡村的人类学观察 / 曾曈曈

        展览性乡村建设还是乡村建设展览?——我在碧山村、景迈山与“看见社区”的实践和反思 / 周一

        重生与新生——横渡产业文化空间设计实践 / 田常赛

        民俗节庆与村落共同体的互建研究-—以云南大营七宣哑巴节为例 / 杨海燕

    论坛第二部分 乡村社区与动员

        让乡村建设回归乡土——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反思 / 刘文迪

        后小康时代的“新脱贫”问题——横渡镇村民摄影展和再生机制的尝试 / 梁逸慧

        乡村振兴中农民自主性的建构——潘家小镇的“蝶变”之旅 / 庞雨倩

        走出美术馆与社工策展人的跨学科实践 / 周美珍

    论坛第三部分 圆桌:艺术乡建背景下的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

        以儿童为载体的乡村文化营造方案:美丽乡愁的遗产实践 / 崔家滢

        跨学科长期合作在横渡呈现成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人才培养回顾 / 耿敬

后记


上一条:新书 | 张海东等主编《中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研究报告(No.1):结构化、组织化与实践创新》

下一条:新书 | 黄苏萍《高铁网络与全球城市:以上海为例》


新书 | 耿敬 《横渡乡村:艺术社区与社会学艺术节》

创建时间:  2023-03-13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作者:耿敬、王南(编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近10年的“艺术乡建”探索之后,开始“艺术下社区”、“艺术下乡”等社区建设的艺术实践,并探索“艺术社区”发展路径的成果展示。社会学艺术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艺术乡建”,就在于艺术实践不再是艺术家的单纯艺术创作过程,而是成为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其中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提供多样化艺术创作形式,社会学家进行理论指导,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动员,地方政府予以协助和支持。本书是在2021年4-6月间在浙江省三门县横渡镇三个月的社会学艺术实践后,通过相应的学术论坛所做出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本次实践的所有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社会工作者都在新形势下带着“富了怎么办”(费孝通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参与其中,努力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社会文化精神的“富足”探索一条可资借鉴的可能。是一部面向未来进行思考并进行探索实践的、具有思想与实践闪光点的作品。

目录:

贺词与致辞

    “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贺词 / 范迪安

    “2021社会学艺术节”论坛致辞 / 章义和

第一部分 艺术乡建与理论

    艺术何以乡建?——艺术社区与乡村博物馆(美术馆)行动的人类学观察 / 潘守永

    横渡乡村笔记:艺术家行动中的乡村提示与“社会学艺术节” / 王南溟

    《视•觉——解析数码摄影的三大要素》讲座 / 郭金荣

    社会学艺术节与横渡村民访谈 / 王南溟、郦国尝

    对谈横渡镇中心小学的 “美术馆日” / 邢荷玲、王南溟、梁海声、欧阳婧依

    “2021 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综述 / 魏佳琦

    村民手机摄影展、费孝通图片展小记 / 周美珍

    白溪画卷 / 欧阳婧依

    艺术乡建在新一代学生中的反应:“新文科在横渡|学生论坛” / 马琳、李思妤

第二部分 “2021 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

    “2021 社会学艺术节|横渡乡村”论坛议程

    特别演讲:横渡艺术社区建构中的社会动员——以“村民手机摄影亮赛”为例 /耿敬

    论坛第一部分 由艺术引发而来的社会学思考

        发展进程中的观念误区与艺术社区建设 / 王宁

        传统与当代戏剧的碰撞:社会性表演艺术工作坊 / 刘正直

        社会组织在艺术社区中的资源整合与社区动员 / 张佳华

    论坛第二部分 新建筑体与乡村艺术社区规划

        富裕之后的社会后果:乡村社会的生产、消费与休闲 / 张敦福

        世界乡村:库哈斯的地缘视野与变动的乡村 / 伍鹏晗

        回归日常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从乡村产业建筑再利用谈起 / 魏秦

        田园实验:“非常规〞视角中的乡土景观演绎 / 董楠楠

    论坛第三部分 乡村社区:在劳作中的艺术

        艺术乡建与文化自觉:关于目的、过程与影响的社会学思考 / 严俊

        啄石启悟:创作在横渡及其村民互动 / 李秀勤

        “边跑边艺术”到横渡:艺术乡建的新路径 / 马琳

第三部分 “新文科在横渡 学生”论坛

    “新文科在横渡|学生”论坛议程

    论坛第一部分 人类学与乡村规划

        作为文化展演的乡村社区再造实践——对修武县大南坡村的人类学观察 / 曾曈曈

        展览性乡村建设还是乡村建设展览?——我在碧山村、景迈山与“看见社区”的实践和反思 / 周一

        重生与新生——横渡产业文化空间设计实践 / 田常赛

        民俗节庆与村落共同体的互建研究-—以云南大营七宣哑巴节为例 / 杨海燕

    论坛第二部分 乡村社区与动员

        让乡村建设回归乡土——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反思 / 刘文迪

        后小康时代的“新脱贫”问题——横渡镇村民摄影展和再生机制的尝试 / 梁逸慧

        乡村振兴中农民自主性的建构——潘家小镇的“蝶变”之旅 / 庞雨倩

        走出美术馆与社工策展人的跨学科实践 / 周美珍

    论坛第三部分 圆桌:艺术乡建背景下的新文科人才培养创新

        以儿童为载体的乡村文化营造方案:美丽乡愁的遗产实践 / 崔家滢

        跨学科长期合作在横渡呈现成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人才培养回顾 / 耿敬

后记


上一条:新书 | 张海东等主编《中国新社会阶层发展研究报告(No.1):结构化、组织化与实践创新》

下一条:新书 | 黄苏萍《高铁网络与全球城市:以上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