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苏萍《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

创建时间:  2016-04-29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书名: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
作者:黄苏萍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版;2015年10月
ISBN:9787509775349
 
内容简介:针对高铁网络的建成运营导致的"一体化"效应、"同城化"效应及其对人口流动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影响,《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网络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票价制定、社会干预、区域一体化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高铁时代的人口流动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高铁网络中枢纽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问题
一高铁网络对区域发展、城市空间发展及流动人口的影响
二高铁枢纽影响下流动人口的人群变化
三国内"四纵四横"高铁枢纽城市及站点开发比较
四国内典型一类站区深度开发:上海高铁站
五高铁网络中枢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西方高铁网络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概述
一高铁发展引发流动人口规模,增加对流入城市的影响
二高铁发展引发流动人口对就业的影响
三高铁建设与城市空间人口流动分布:各国案例
四西方高铁网络背景下流动人口管理实践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大城市高铁枢纽站区"空间极化"及社会分层微观解析——以上海虹桥站区域为例
一空间极化及社会分层
二上海虹桥商务区的规划
三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总体信息
四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周边的现状对比
五上海虹桥站周边的空间极化
六上海财富空间极化探讨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高铁网络对城市群产业、就业、人口重构的宏观解析——以长三角城市群及首位城市上海为例
一高铁产业带界定、构成要素及空间系统演变
二长三角城市群高铁带
三高铁网络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作用
四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行政布局、就业及产业行业空间布局
五城市群网络中长三角地区差距变化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动态仿真
一建模目的及实现思想方法
二模型的总体结构
三子系统分析
四模型基本变量模拟结果输出
五决策分析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高铁枢纽流动人口服务与空间分布的改善策略
一高铁站点处理能力提升
二高铁运营管理创新
三高铁信息化服务管理创新
四预防及应对"大虹桥"高铁站点区域的分化与隔离
五高铁网络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条:张江华、沈关宝《深入与反思: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与30年来的中国城镇化实践》

下一条:耿敬、李友梅等《文化主体性的思考》


黄苏萍《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

创建时间:  2016-04-29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书名: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
作者:黄苏萍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版;2015年10月
ISBN:9787509775349
 
内容简介:针对高铁网络的建成运营导致的"一体化"效应、"同城化"效应及其对人口流动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影响,《高铁网络与人口流动管理》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网络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票价制定、社会干预、区域一体化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高铁时代的人口流动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高铁网络中枢纽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问题
一高铁网络对区域发展、城市空间发展及流动人口的影响
二高铁枢纽影响下流动人口的人群变化
三国内"四纵四横"高铁枢纽城市及站点开发比较
四国内典型一类站区深度开发:上海高铁站
五高铁网络中枢纽城市面临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西方高铁网络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概述
一高铁发展引发流动人口规模,增加对流入城市的影响
二高铁发展引发流动人口对就业的影响
三高铁建设与城市空间人口流动分布:各国案例
四西方高铁网络背景下流动人口管理实践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大城市高铁枢纽站区"空间极化"及社会分层微观解析——以上海虹桥站区域为例
一空间极化及社会分层
二上海虹桥商务区的规划
三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总体信息
四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周边的现状对比
五上海虹桥站周边的空间极化
六上海财富空间极化探讨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高铁网络对城市群产业、就业、人口重构的宏观解析——以长三角城市群及首位城市上海为例
一高铁产业带界定、构成要素及空间系统演变
二长三角城市群高铁带
三高铁网络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作用
四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行政布局、就业及产业行业空间布局
五城市群网络中长三角地区差距变化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动态仿真
一建模目的及实现思想方法
二模型的总体结构
三子系统分析
四模型基本变量模拟结果输出
五决策分析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高铁枢纽流动人口服务与空间分布的改善策略
一高铁站点处理能力提升
二高铁运营管理创新
三高铁信息化服务管理创新
四预防及应对"大虹桥"高铁站点区域的分化与隔离
五高铁网络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一条:张江华、沈关宝《深入与反思: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与30年来的中国城镇化实践》

下一条:耿敬、李友梅等《文化主体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