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主要成员
首席专家 李友梅
项目成员 马西恒 刘玉照 孙秀林 肖 瑛 汪 丹 张虎祥 张 昱 范明林 金 桥 黄晓春 梁 波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ISBN :978-7-5141-0000-0
前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的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进入快速转型期。由于这个转型至今仍缺乏整体性的制度设计,没有像经济转型那样形成明确的经济体制。因此说,我国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没有同步发展,而且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化改革的思路被过快扩展到社会福利领域(尤其是在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更为明显)。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基层民众对生活保障失去了稳定预期,包括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感到,当碰到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所能找到的回应其诉求和解决其问题的途径,以及能够仰赖的资源的不足。虽然传统的"个人依赖单位、单位依赖国家" 的格局被消解,"单位制" 的社会福利供给快速退场,个人越来越走向市场,但这个过程并没有使个人在公共物品需求上脱离对国家的依赖,而且还不断催生出了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我国200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的提出,在政策上开始把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建设,并将社会主体参与公共产品配置视为"和谐社会" 的基本运行机制,但是这里提出的社会主体,其基本构成及其参与公共产品配置的渠道在当时都还不清晰。
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社会组织等相关问题的探究,从此前学术上的抽象言说转变成政府、学界甚至普通民众的关注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进入快车道,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规模的激增,这一阶段围绕社会建设孵化和发育起来的社会组织,基本是在政府的
政策引导下发挥其补充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不足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社会管理新格局到社会管理体制再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建设进程中,可以看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全面改革在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也将得到进一步丰富,相关者的功能定位、分工合作与规范机制也开始清晰起来。比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提出,表明了不同主体的存在、不同主体的功能定位以及不同主体的关系中有纵向关系也有横向关系;社会管理体制的提出,明确了多主体在共同承担社会管理时,他们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合作行为将有法可依;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强调了改变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社分开的迫切性。这些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和不断深入意味着我国政府正从战略视野考虑以怎样的新制度安排来实现新历史阶段的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地研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使之能够充满公共精神积极参与到民生改善的社会建设中去。同时也要积极研究,如何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从深层次上为社会组织克服其发展过程中碰到的瓶颈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现实的紧迫性与问题的复杂性,已然超出了我们的固有认识,我们的思考也必须聚焦在"如何才能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并超越"如何发展社会组织并使其成为结构性的主体" 的狭隘预设之上。因此,本书从社会、政治、经济等体制间协调匹配关系的角度,将社会组织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重大问题纳入整合性分析视域,进一步拓展了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持续深化、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深入认识。本书首先从理论上或者理想意义上阐释了社会组织的本体性价值及其复杂的不同层次。从"公共性" 视角出发探究了我国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公共性发育不足的问题及其根源。其次,运用更贴近中国本土实践的"制度与生活" 分析范式,诠释了中国特定制度情境下的社会发展、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逻辑,并在展现各利益主体对社会发展的意图基础上,考察了新时期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具体面向及重要转向。同时,基于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梳理,为改善我国社会组织的功能结构和健康发展的支持系统,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借鉴。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围绕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所依赖的具体制度条件及其在当前中国的实际状态,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改革空间,提出兼顾当前与长期,扎根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基础的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求持续推进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现代化建设并由此不断生发出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运行能力。
李友梅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公共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生活的组织模式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动,由此导致社会关系样式与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变动。近10年来,我国由政府行政主导的社会管理逐渐转向基于由执政党领导下的多主体参与并相互依赖的社会协同治理,社会组织因其所具备的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效能而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组织的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问题并没有发生很大改变,对于这种问题现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借助源自西方的"国家与社会" 关系的分析框架。从反思和对话的角度本书尝试运用源自我国的"制度与生活" 的分析框架,认识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中所承载的公共性价值、其定位与作用发挥以及生态结构、支持体系建设的基本逻辑,并以建设性思考为出发,在进一步比较和借鉴东西方社会组织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组织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
从社会组织的本土性价值来看,社会组织之所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在于社会组织内在的公共性特质。但就当下我国这方面的实情而言,公共性发育不足或者说"公民精神之缺损" 却是社会组织的总体性状态,具体表现为基层民主建设的参与不足、社
会公共事务营造与实践中的私人化取向以及发展社会组织的主体意识缺位。这种不利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产的问题现象,在我们看来,其根源更多是来自于差序格局的当代嬗变、非协同的技术治理以及制度的理性化与民主化紧张。由此,展望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在制度安排上,在促进社会组织专注于民生建设、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还需引导社会组织积极转向参与社会关系协调,促成社会联结,进而强化主体性的建构使社会组织发展形成三个面向:即作为治理与秩序建构的主体、社会自组织的结果以及促成社会秩序与合作的实践过程。经由
这三个面向,社会组织将在推动自我生产的同时也为推动社会公共性的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从更广阔的社会建设领域来看,当前我国不同类型社会组织正处于特定的组织生态结构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生长发育实践,显示出中国社会组织独特的生成机制和运作逻辑。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不可缺少的就是重视其支持体系的建构。针对公共服务型社会组织能力发展中的非协调现象、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制度空间不足以及社会组织生态体系发展面临深层次挑战的现实状况,必须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共性建设,通过设置清晰的改革路线图、营造社会利益表达的多主体组织网络、形成多样的社会组织发育路径、形成自我支持的社会组织发展生态体系,以从根本上塑造一种有利于中国社会组织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制度环境。
在比较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书展现了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发展的脉络及其内在逻辑,并由此进一步提出了从顶层战略、中观结构与机制、微观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体系设计。具体来说,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形成和完善社会组织发展政策的负面清单,从重点领域、路径与方向上,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增强社会自我调节能力的政策设计,提升社会组织参与新时期社会治理的水平与能力;有必要形成体制内社会组织与体制外社会组织间关系协调的政策规则,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生态体系,形成不同社会组织可以实行协调合作的关系格局;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社会组织的分类及登记管理政策,加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有必要改革和完善诸如政府购买服务、财税优惠等社会组织的要素资源所依赖的政策框架,并为社会组织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
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社会组织、公共性与社会建设 14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本体性价值 17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31
第二章社会建设与发展社会组织 40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想象 41
第二节 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社会组织 47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本体性建构:社会联结的再生产 58
第三章社会组织的结构形态与运作实践 69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结构形态 70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运作实践:制度建构与内生动力 105
第三节 社会组织社会协同作用的发挥 130
第四章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支持体系建设 139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层支持条件 139
第二节 现有制度环境的实践特征 146
第三节 现有支持体系下社会组织的深层发展特征 159
第四节 关于构建社会组织支持体系的新思考 174
第五章社会组织发展的国际经验 189
第一节 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社会基础与约束条件 190
第二节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国际经验 199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启示 219
第六章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 22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组织政策及其变迁 226
第二节 社会组织政策创新的代表性地方经验 235
第三节 社会组织政策改革的重点领域及内容 253
第四节 社会组织政策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 265
第五节 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政策建议 271
参考文献 289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