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第六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

创建时间:  2019-06-21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5月31日-6月1日,民盟上海市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会乡村委)、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芝英研究中心、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社会》杂志编辑部、芝英镇政府、芝英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联袂举办"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第六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

      本次会议的目的在于整合各界专家,挖掘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镇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总结其历史文化名村建设经验,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和对策等议题,从政策、实务、学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对话和研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芝英镇乡村建设考察四个环节,分别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女士,民盟上海大学主委秦钠女士,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耿敬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上海大学建筑设计院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刘勇教授主持。

开幕式


       开幕式环节由永康市副市长卢轶女士,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友梅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女士,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先生,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旭先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王瑞杰先生,费孝通先生家属代表、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先生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
      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先生和永康市副市长卢轶女士还共同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芝英实践基地"揭牌。

学术报告


       该环节特别邀请了三位乡村建设与芝英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成果。

行动的费孝通:江南一带的艺术乡建与公共教育
王南溟
艺术批评家、"社区枢纽站"创始人

      报告首先介绍了"社区枢纽站"是一个由艺术家团队搭建的社区艺术平台,并分享了策划的几个展演一体并以公共教育为主的展览。通过实践案例,让艺术走进乡村,让乡村感受更多当代艺术时尚气息,显示了艺术家在公共艺术领域的积极作用。

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院长、教授

       报告首先介绍了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大学生团队开设的乡土教育课程、教材和乡土文化展览,以及上海淀山湖湖畔艺术社区团队关于自然教育课程的传播,以及对上海未来乡村需求和功能的思考。由此提出关于乡村社会再生产功能的思考:在提升乡村宜居性中逐步修复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新时代,能否构筑起乡村与城市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将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也是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挑战。

芝英的祠堂文化
张江华
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  教授

       报告从费孝通先生对乡村衰败的关注谈起,介绍了芝英祠堂建设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关于家庙与祠堂的概念解析引出仕濂公祠(小宗祠堂)的意义。通过关于广东福建为例的明代社会重要变革的讨论,引出浙江芝英一带宗族组织的地域特色,地方功德竞争给地方社会公共性生产带来积极的一面。

专题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突飞猛进,城乡关系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此背景下下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紧迫的现实要求,也是重要的学术使命。费孝通先生家属代表张喆先生深情回忆了费先生志在富民、振兴乡村的一生。《古镇芝英》名誉主编应业修老先生就古镇芝英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作了详细介绍。城乡规划界专家分享了空间规划与重整古镇风貌方面的经验,建筑界专家分享了古建保护与激活利用方面的经验,艺术界专家分享了近年来各地代表性艺术乡建行动的成效,社会学界专家分享了就芝英等地乡村工业、外来人口、祠堂文化等方面所做社会调查的成果。

学术考察


      与会专家听取了芝英镇乡村振兴报告,考察了芝英镇乡村建设成就,为千年古镇芝英焕发青春建言献策,并勾画了跨学科合作研究的蓝图。
芝英镇简介
       芝英镇是浙江省金华市工业重镇、省级中心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永康市中部,距城区12公里。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为4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本地人口5.4万人。
       芝英镇自东晋时期建镇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祠堂群落独一无二,在不到0.2平方公里老集镇范围内有应氏祠堂近百座,现存较为完整的有53座。五金文化、宗祠文化、慈善文化交相辉映。拥有芝英一村、芝英八村两个省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建设重点村,2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秀美村、示范村。

报告人 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时间(当日具体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第二届亚洲人口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

下一条:“东亚城市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第六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

创建时间:  2019-06-21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5月31日-6月1日,民盟上海市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会乡村委)、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芝英研究中心、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社会》杂志编辑部、芝英镇政府、芝英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联袂举办"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第六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

      本次会议的目的在于整合各界专家,挖掘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镇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总结其历史文化名村建设经验,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和对策等议题,从政策、实务、学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对话和研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芝英镇乡村建设考察四个环节,分别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女士,民盟上海大学主委秦钠女士,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耿敬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上海大学建筑设计院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刘勇教授主持。

开幕式


       开幕式环节由永康市副市长卢轶女士,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友梅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女士,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先生,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旭先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王瑞杰先生,费孝通先生家属代表、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先生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
      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先生和永康市副市长卢轶女士还共同为"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芝英实践基地"揭牌。

学术报告


       该环节特别邀请了三位乡村建设与芝英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成果。

行动的费孝通:江南一带的艺术乡建与公共教育
王南溟
艺术批评家、"社区枢纽站"创始人

      报告首先介绍了"社区枢纽站"是一个由艺术家团队搭建的社区艺术平台,并分享了策划的几个展演一体并以公共教育为主的展览。通过实践案例,让艺术走进乡村,让乡村感受更多当代艺术时尚气息,显示了艺术家在公共艺术领域的积极作用。

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院长、教授

       报告首先介绍了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大学生团队开设的乡土教育课程、教材和乡土文化展览,以及上海淀山湖湖畔艺术社区团队关于自然教育课程的传播,以及对上海未来乡村需求和功能的思考。由此提出关于乡村社会再生产功能的思考:在提升乡村宜居性中逐步修复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新时代,能否构筑起乡村与城市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将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也是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挑战。

芝英的祠堂文化
张江华
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  教授

       报告从费孝通先生对乡村衰败的关注谈起,介绍了芝英祠堂建设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关于家庙与祠堂的概念解析引出仕濂公祠(小宗祠堂)的意义。通过关于广东福建为例的明代社会重要变革的讨论,引出浙江芝英一带宗族组织的地域特色,地方功德竞争给地方社会公共性生产带来积极的一面。

专题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突飞猛进,城乡关系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此背景下下研究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紧迫的现实要求,也是重要的学术使命。费孝通先生家属代表张喆先生深情回忆了费先生志在富民、振兴乡村的一生。《古镇芝英》名誉主编应业修老先生就古镇芝英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作了详细介绍。城乡规划界专家分享了空间规划与重整古镇风貌方面的经验,建筑界专家分享了古建保护与激活利用方面的经验,艺术界专家分享了近年来各地代表性艺术乡建行动的成效,社会学界专家分享了就芝英等地乡村工业、外来人口、祠堂文化等方面所做社会调查的成果。

学术考察


      与会专家听取了芝英镇乡村振兴报告,考察了芝英镇乡村建设成就,为千年古镇芝英焕发青春建言献策,并勾画了跨学科合作研究的蓝图。
芝英镇简介
       芝英镇是浙江省金华市工业重镇、省级中心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永康市中部,距城区12公里。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为4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本地人口5.4万人。
       芝英镇自东晋时期建镇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祠堂群落独一无二,在不到0.2平方公里老集镇范围内有应氏祠堂近百座,现存较为完整的有53座。五金文化、宗祠文化、慈善文化交相辉映。拥有芝英一村、芝英八村两个省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建设重点村,28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秀美村、示范村。

报告人 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时间(当日具体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第二届亚洲人口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

下一条:“东亚城市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