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全方位夯实育人成效,推进构建“书院制”课外人才培养模式,秋白书院立足学科优势,整合融通哲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资源,面向全体书院学生开设“秋白大讲堂”系列活动,致力于以大法学交叉学科融合为基础,培养学科视野开阔、能力素养全面、人格健全的卓越创新人才。2022年11月3日,秋白大讲堂首场报告在乐乎新楼学海厅正式开讲,本次讲座也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同步直播。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主任孟祥栋,上海大学后勤保障部公寓办公室副主任、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恺华,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成瑶,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富文,上海大学秋白书院院长、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肖瑛,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上海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凤章,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晓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杨锃,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高峰,上海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伟,以及秋白书院全程导师代表、秋白书院师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秋白书院执行院长、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乃琴主持。
秋白书院是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上海大学教务长瞿秋白同志命名的书院。活动伊始,身在美国的瞿秋白外孙女李晓云女士发来视频寄语,对上海大学在建校百年之际成立秋白书院表示祝贺和感谢。李晓云女士希望同学们珍惜当下,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继承和发扬老上大革命精神与秋白精神。
“红色传承、经典阅读、实践育人”是秋白书院的育人特色。在院长荐书环节,秋白书院院长肖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法学院院长李凤章、社会学院院长黄晓春分别向同学们推荐经典书目,激励秋白学子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成为德法兼修、慎思明辨的卓越创新人才,四位新生代表上台接受赠书。
肖瑛教授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宅兹中国》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中国;闫坤如教授推荐了启发同学们关注人类福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简史三部曲》;李凤章教授希望同学们系统研读《民法概要》训练法学思维;黄晓春教授则推荐了能够引导同学们将个人微观世界与宏大社会结构加以联系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
在全程导师聘任仪式上,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主任孟祥栋老师、秋白书院院长肖瑛老师为全程导师代表鲍建竹、芦雪峰、赵宇阳、李红霞四位老师颁发聘书,希望全程导师们能够为书院学生的成长筑梦助力。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对秋白学子给予了期许和殷殷嘱托。聂校长希望同学们将李晓云女士的寄语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赓续百年上大红色精神血脉,并且强调了学习永无止境,同学们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带着个人的思考去深入阅读。聂校长阐释了秋白书院的深刻内涵意蕴,新时代秋白学子应该努力兼具内敛与外张之力,读经典好书,涵育人文素养,承载传承瞿秋白先辈的期望,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努力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大讲堂的后半场,秋白书院院长、社会学系主任肖瑛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讲座。肖瑛教授强调,大学教育不仅仅要有技术、观念,更要沉淀素养。肖教授引用了费孝通的名言,强调读书和调查是培养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
肖老师指出,读书的基本原则是开卷有益和精读经典。开卷有益需要广泛阅读,无论是小说、散文、学术著作,应在“不拒绝”的过程当中丰富养分,放大学习的自主性。精读经典则要求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坚定扎实阅读的决心,潜心阅读。谈及何谓经典,肖教授强调经典著作阐述了人类面对的基本议题、切近人类的普遍情感、具有极强的现实关照性。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撰写读书笔记,将群读与独读相结合,并且通过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深入把握关键概念。经典不是圣经,只有带着批判精神去阅读才更能够将书读“活”。
读万卷书,离不开行万里路。肖教授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生活,深入调查。网络世界不能代替现实的日常生活,只有把自己放置于社会之中,在田野中发现问题。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议题,才能进一步开拓视野。
“好理论最具实践性”,没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历史修养,难有深入且让人惊喜的社会调查,无论是阅读经典还是阅读社会,都需要建基于人之常情,需要将心比心地体受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讲座最后,肖教授寄语同学们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读3-4本经典,做1场持续的社会调查。
最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杨锃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勉励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扎实阅读经典,深入实践做调查,不断反思自我,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成才。
慎思明辨,守正致远。未来,秋白书院将以大法学交叉学科培养为基础,深入推进“秋白+”系列活动开展,打造“红色传承、经典阅读、实践育人”的书院特色。希望秋白书院学子能够牢牢秉承院训精神,在学术与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