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院学子郭先举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实习项目资助

创建时间:  2023-09-15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我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先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将被选派赴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乌干达办事处实习。

该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移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签订的合作协议,旨在选派优秀青年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亲身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

【海外田野,梦想起航】

郭先举,男,2018级社会学博士研究生。2019年7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刘玉照教授和严俊副教授牵头成立了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郭先举成为该中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根据其此前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他在和导师沟通商议后,选择了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发展作为博士论文主题。

在读期间,他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每一次田野调查的宝贵机会。2021年6月,他与导师刘玉照教授及乐鹏举同学一起前往非洲卢旺达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在调查期间,他发现当地居民绝大多数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非常有限,国外援助成为该国重要的发展资源之一。中国作为“南南合作”的中坚力量,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为卢旺达的发展而努力。

【矢志不渝,笃定目标】

在卢旺达的这段时光,尽管经历了田野调查的焦灼压力和新冠疫情Delta病毒肆虐的封城时刻,但是东非“千丘之国”的风土人情依然让他心生眷念。2023年4月,当从学校国际部公众号上得知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招募的消息时,他在严俊副教授的鼓励下,决定再次出发,选择一个在非洲地区实习岗位。一方面,是为了能以实习生的身份为东非地区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则是想能够获得宝贵的长期田野调查机会。经过与导师、同学协商和个人初筛后,他认为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FAO Uganda)提供的“青年与妇女赋权”项目(后有所调整)和国际移民组织莫桑比克国家办事处(IOM Mozambique Country Office)提供的“庇护所与住房”项目是比较理想的实习机会。在进一步考虑区域、语言、实习时长及与此前经历匹配程度等因素后,他最终确定了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作为第一志愿。

【精心准备,奋力前行】

前期申请材料准备阶段,他在个人陈述中着重介绍了此前在卢旺达的田野调查及担任中国农业援外技术专家助理的经历;此外,在国际部老师的建议下,他还拿到了其田野调查合作机构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的推荐信(林占熺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菌草技术发明者和对外援助专家)。这两点成为他在众多竞争者中占有相对优势的重要因素。经过材料审核,他顺利进入并通过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笔试和面试。在外方面试时,郭先举同学围绕个人的实习经历娓娓道来,让面试官主动谈到了她自己二十年前第一次去巴勒斯坦的情形。他认为除了弄清楚自己的申请动机、岗位描述和工作计划外,精心准备联合国相关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赴乌实习,梦想启航】

8月下旬,郭先举同学收到了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邮件,成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录取,岗位为控制、沟通与项目开发(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and Programme Development)实习生,实习时长为11个月。此次与他同行的还另外两位来自国内其他高校的毕业生。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截至目前,上海大学共有5名研究生被该项目录取,郭先举同学也是学院第2位获得该项目的同学。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秉承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院训,鼓励社院学子走进田野,走向世界。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组织实习、海外田野等方式提升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

近些年来,学院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以中心硕士生、博士生与青年学者为主体,进行长期深入的企业海外田野调查。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过程及其微观互动行为的详细考察,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回应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社会学分析视角下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理解、沟通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


上一条:宝山区政协主席凌惠康一行来院开展专题调研

下一条:社会学院党委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院学子郭先举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实习项目资助

创建时间:  2023-09-15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我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先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将被选派赴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乌干达办事处实习。

该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移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签订的合作协议,旨在选派优秀青年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亲身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

【海外田野,梦想起航】

郭先举,男,2018级社会学博士研究生。2019年7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刘玉照教授和严俊副教授牵头成立了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郭先举成为该中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根据其此前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他在和导师沟通商议后,选择了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发展作为博士论文主题。

在读期间,他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每一次田野调查的宝贵机会。2021年6月,他与导师刘玉照教授及乐鹏举同学一起前往非洲卢旺达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在调查期间,他发现当地居民绝大多数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非常有限,国外援助成为该国重要的发展资源之一。中国作为“南南合作”的中坚力量,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为卢旺达的发展而努力。

【矢志不渝,笃定目标】

在卢旺达的这段时光,尽管经历了田野调查的焦灼压力和新冠疫情Delta病毒肆虐的封城时刻,但是东非“千丘之国”的风土人情依然让他心生眷念。2023年4月,当从学校国际部公众号上得知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招募的消息时,他在严俊副教授的鼓励下,决定再次出发,选择一个在非洲地区实习岗位。一方面,是为了能以实习生的身份为东非地区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则是想能够获得宝贵的长期田野调查机会。经过与导师、同学协商和个人初筛后,他认为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FAO Uganda)提供的“青年与妇女赋权”项目(后有所调整)和国际移民组织莫桑比克国家办事处(IOM Mozambique Country Office)提供的“庇护所与住房”项目是比较理想的实习机会。在进一步考虑区域、语言、实习时长及与此前经历匹配程度等因素后,他最终确定了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作为第一志愿。

【精心准备,奋力前行】

前期申请材料准备阶段,他在个人陈述中着重介绍了此前在卢旺达的田野调查及担任中国农业援外技术专家助理的经历;此外,在国际部老师的建议下,他还拿到了其田野调查合作机构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的推荐信(林占熺教授是我国知名的菌草技术发明者和对外援助专家)。这两点成为他在众多竞争者中占有相对优势的重要因素。经过材料审核,他顺利进入并通过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笔试和面试。在外方面试时,郭先举同学围绕个人的实习经历娓娓道来,让面试官主动谈到了她自己二十年前第一次去巴勒斯坦的情形。他认为除了弄清楚自己的申请动机、岗位描述和工作计划外,精心准备联合国相关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赴乌实习,梦想启航】

8月下旬,郭先举同学收到了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邮件,成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办事处录取,岗位为控制、沟通与项目开发(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and Programme Development)实习生,实习时长为11个月。此次与他同行的还另外两位来自国内其他高校的毕业生。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截至目前,上海大学共有5名研究生被该项目录取,郭先举同学也是学院第2位获得该项目的同学。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秉承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院训,鼓励社院学子走进田野,走向世界。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组织实习、海外田野等方式提升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

近些年来,学院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IESM)以中心硕士生、博士生与青年学者为主体,进行长期深入的企业海外田野调查。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过程及其微观互动行为的详细考察,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回应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社会学分析视角下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理解、沟通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


上一条:宝山区政协主席凌惠康一行来院开展专题调研

下一条:社会学院党委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