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民俗与日常:现代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4-11-08  王立阳   浏览次数:   返回

2024年11月2-3日,“民俗与日常:现代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特邀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福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的十多位国内外民俗学知名学者与会,共同对话与讨论,推动民俗学“日常转向”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深入。

来自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百余名师生在线上、线下参与会议。

开幕式由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副教授、沈燕博士致欢迎辞,向各位应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会议第一单元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教授主持,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岩本通弥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刘铁梁教授分别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谈。

岩本通弥教授发表《日常学、现在史、世相篇——柳田民俗学的特征》主题演讲,日本福冈大学田村和彦教授担任口译。就本次会议主题,岩本通弥教授认为“日常”不仅仅指日常生活,还包括日常化,也就是变得理所当然的日常化过程,同时变得不再理所当然的非日常化过程也作为对象。以此概念理解为前提,针对已成为日本民俗学主流的、强调创造性和行为主体性的现场主义民族志式的调查,岩本通弥教授提出民俗学最大的特点应该在与对文化转移过程的分析,并以柳田国男的《明治大正史世相篇》为素材,讨论民俗学框架内的民族志(高丙中教授称之为“民俗学的民俗志”)相关问题。岩本通弥教授经过对柳田国男作品及其中所提及的实验史学、自然主义等视角的分析,在不否认现场研究或语境主义的前提下,对单纯的民族志式调查能否抓住本质性的部分提出疑问,并以自己的“携子自杀”的研究为例,提出在现场研究之外,还需要对国家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刘铁梁教授发表《关于民俗学“生活传承”视角的思考》主题演讲,刘铁梁教授针对当下民俗学及相关学科实践中对“文献传承”的过度偏重,借鉴柳田国男的“民间传承”概念,提出“生活传承”概念,与“文献传承”相对。“生活传承”概念用以指称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特别是指民俗学将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作为研究中心的可能性。生活传承不受身体之外特定媒介的限制,根源于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资格参与的“身体在场”的交流和学习活动,文献传承从生活传承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传承系统,与生活传统并非阶层之分,必须进入生活传统总系统中,并与其他部分之间保持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的联系,才能够保持自身系统的运作。刘铁梁教授还以鲁西鲁义姑传说为例,阐述了文献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生活传承”概念强调了传说的在地化过程不只是文本的口耳相传和文字创编,还通过地方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被用作象征符号资源来赋予民俗行为以文化意义。随着人们生活场域日趋复杂多变,相应的生活传承视角的不确定性存在也是常态,需随具体课题加以建构。

随后,岩本通弥教授和刘铁梁教授针对民俗学关注的民间与民众日常生活、中日语境下“传承”的不同特性、民俗学研究中的“感受”问题等具体议题进行对谈,由上海交通大学陈爱国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担任现场口译。

会议第二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主持,分为两组发言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户晓辉研究员作《中国的日常生活研究为什么需要实践民俗学的先验反思》报告,认为实践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理念和方法在于强调先验反思的维度和方法,应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的文明化和现代化推动、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让日常生活回归本位。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丙中教授作《日常生活的超越与回归:民俗学的生活文明研究路径》报告,指出中国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已经从特定人群的现实考察与描述达至“人人的日常生活的可能性”的一般性维度,超越与回归导向了日常生活的文明研究,应从真实的人的日常经验研究文明,明确转向整个日常生活的现代文明实践。

在讨论环节,各位老师从实践民俗学日常生活研究理念和方法强调先验反思、哲学方法论与民俗学的关联、民俗学日常生活研究所关切的个体的社会生存的普遍维度等角度展开热烈而深入的对话交流。

日本福冈大学田村和彦教授作《试论民俗学再次开展有关“生活”讨论的意义》报告,在东亚文脉中追溯、理解与把握“生活”一词作为造作概念的变化轨迹,将“生活”置于民俗学概念的中心位置的意义,从而探讨当前民俗学研究获得更为丰富、宽广的研究领域的可能性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教授作《“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感知——灾害研究的视角》报告,以灾害摧毁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新认识日常生活的契机入手,认为灾后复兴也是重建日常生活的过程,理解人类日常生活构造对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在讨论环节,各位老师从“生活世界”和“日常世界”概念的使用、灾害与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价值的关联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会议第三单元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黄景春教授主持,分为两组发言和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彭牧教授作《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美国民俗学的知识生产》报告,从上世纪美国的时代背景出发对美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阐释,主要讨论表演转型“从俗到民”转向的原因及其对“民”与“俗”的界定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作《Community——社区研究与中国民俗学百年》报告,从中美民俗学的差异性及原因、community为何成为作为研究单位的社区两个问题入手,梳理了中国民俗学近百年演进中似断实连的整体性发展。

讨论环节中,各位老师从美国民俗学发展历程中“民”概念的不断变化、20世纪初期中国民俗学与美国社会学之间的理论关联等角度进行交流。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刘晓春教授作《遗产与日常》报告,以广州两个城中村为例,考察传统如何因急剧的社会变迁而成为“非日常”,又如何被塑造成文化遗产,并且试图使之日常化的过程,探讨以反思理所当然的生活世界的日常视角,研究遗产化过程的可能路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作《矿区化与礼仪化:清末民初淄东社会生活考察》报告,从经济转型与礼制复兴的角度,梳理元、明、清三代淄川社会的“矿区化”进程,重点讨论淄川士绅阶层的历史生成、近现代淄川社会的“矿区化”转型、“矿区化”进程中的礼仪重建等问题。

“民俗与日常”是当下国际民俗学的前沿议题,“日常转向”延续了民俗学“眼光向下”的视角,透过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民间话语,可以为包括政治、社会乃至医疗和法律等在内的众多宏大的议题提供全新视角。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近年来致力于以日常生活视角为中心,以城市空间和身体经验为切入点,关注城市文化、疾病、养老等议题。为推动相关议题的讨论以及上海大学民俗学的学科发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院在学院经费支持下筹组了此次研讨会,为了会议对话和讨论的深入,会议在议程安排上特意延长了发言者的演讲时间和讨论时间,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获得了参会专家学者和校内外师生的好评

(撰稿:张子健


与会专家寄语

我坚持认为,在中国民俗学界,在“非遗”声浪快要压倒一切的今天,有这么一次由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召集的“民俗与日常”国际研讨会,实属不易,卓尔不群!会议对中国与国际民俗学的生活视野、转型方向、概念体系等重大议题都做出了清醒的回顾与展望,将深深影响中国民俗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相信在年轻学子们心中,会议成果定会埋下长成未来学术大树的一粒种子,特别寄希望于他们!

——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一级教授

作为民俗学者,我们的立场就应该是去关注平凡的日常生活。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和中国民俗学界进行相关的交流,我非常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和中国学界进行更全面的、多方位的学术交流。

——岩本通弥,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这次研讨会的论题颇具前沿性和前瞻性,能够吸引中日两国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积极与会,并对当代民俗学的方法论转变和理论范式转换等重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批评交锋,会期虽然不长,但发言时间比较充分,气氛好,成效高,充分显示出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的会议组织者具有登高望远的学术魄力、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和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这次会议既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民俗学向现代学科的艰难转型。

——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这次会议讨论的议题,是民俗学最前沿的内容。出席的学者,也大多是中日两国的顶尖学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虽然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但是,能够组织如此高水平,高质量的论坛,说明他已经有了在相关领域问鼎的实力。预祝上大民俗学更上一层楼。

——王晓葵,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贺上海大学民俗学“民俗与日常”国际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十里繁华,百年荣辱,国际论坛激扬沪上江潮动

多场论辩,几声惊雷,民俗学术杯酒席间风云起

——张士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民俗研究》主编

此次上大召开的“民俗与日常”会议,秉承民俗学的民间性传统,从日常的角度反思、追问全球化时代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问题。会议的议题和讨论,力图在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为当代民俗学奠定“人”的根基,堪称热遗产时代的冷思考。

——刘晓春,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条:第十一届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上海大学世界安宁疗护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民俗与日常:现代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4-11-08  王立阳   浏览次数:   返回

2024年11月2-3日,“民俗与日常:现代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特邀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福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的十多位国内外民俗学知名学者与会,共同对话与讨论,推动民俗学“日常转向”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深入。

来自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百余名师生在线上、线下参与会议。

开幕式由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副教授、沈燕博士致欢迎辞,向各位应邀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会议第一单元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教授主持,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岩本通弥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刘铁梁教授分别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谈。

岩本通弥教授发表《日常学、现在史、世相篇——柳田民俗学的特征》主题演讲,日本福冈大学田村和彦教授担任口译。就本次会议主题,岩本通弥教授认为“日常”不仅仅指日常生活,还包括日常化,也就是变得理所当然的日常化过程,同时变得不再理所当然的非日常化过程也作为对象。以此概念理解为前提,针对已成为日本民俗学主流的、强调创造性和行为主体性的现场主义民族志式的调查,岩本通弥教授提出民俗学最大的特点应该在与对文化转移过程的分析,并以柳田国男的《明治大正史世相篇》为素材,讨论民俗学框架内的民族志(高丙中教授称之为“民俗学的民俗志”)相关问题。岩本通弥教授经过对柳田国男作品及其中所提及的实验史学、自然主义等视角的分析,在不否认现场研究或语境主义的前提下,对单纯的民族志式调查能否抓住本质性的部分提出疑问,并以自己的“携子自杀”的研究为例,提出在现场研究之外,还需要对国家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刘铁梁教授发表《关于民俗学“生活传承”视角的思考》主题演讲,刘铁梁教授针对当下民俗学及相关学科实践中对“文献传承”的过度偏重,借鉴柳田国男的“民间传承”概念,提出“生活传承”概念,与“文献传承”相对。“生活传承”概念用以指称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特别是指民俗学将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作为研究中心的可能性。生活传承不受身体之外特定媒介的限制,根源于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资格参与的“身体在场”的交流和学习活动,文献传承从生活传承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传承系统,与生活传统并非阶层之分,必须进入生活传统总系统中,并与其他部分之间保持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的联系,才能够保持自身系统的运作。刘铁梁教授还以鲁西鲁义姑传说为例,阐述了文献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生活传承”概念强调了传说的在地化过程不只是文本的口耳相传和文字创编,还通过地方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被用作象征符号资源来赋予民俗行为以文化意义。随着人们生活场域日趋复杂多变,相应的生活传承视角的不确定性存在也是常态,需随具体课题加以建构。

随后,岩本通弥教授和刘铁梁教授针对民俗学关注的民间与民众日常生活、中日语境下“传承”的不同特性、民俗学研究中的“感受”问题等具体议题进行对谈,由上海交通大学陈爱国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担任现场口译。

会议第二单元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唐忠毛教授主持,分为两组发言和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户晓辉研究员作《中国的日常生活研究为什么需要实践民俗学的先验反思》报告,认为实践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理念和方法在于强调先验反思的维度和方法,应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的文明化和现代化推动、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让日常生活回归本位。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丙中教授作《日常生活的超越与回归:民俗学的生活文明研究路径》报告,指出中国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已经从特定人群的现实考察与描述达至“人人的日常生活的可能性”的一般性维度,超越与回归导向了日常生活的文明研究,应从真实的人的日常经验研究文明,明确转向整个日常生活的现代文明实践。

在讨论环节,各位老师从实践民俗学日常生活研究理念和方法强调先验反思、哲学方法论与民俗学的关联、民俗学日常生活研究所关切的个体的社会生存的普遍维度等角度展开热烈而深入的对话交流。

日本福冈大学田村和彦教授作《试论民俗学再次开展有关“生活”讨论的意义》报告,在东亚文脉中追溯、理解与把握“生活”一词作为造作概念的变化轨迹,将“生活”置于民俗学概念的中心位置的意义,从而探讨当前民俗学研究获得更为丰富、宽广的研究领域的可能性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教授作《“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感知——灾害研究的视角》报告,以灾害摧毁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提供了重新认识日常生活的契机入手,认为灾后复兴也是重建日常生活的过程,理解人类日常生活构造对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

在讨论环节,各位老师从“生活世界”和“日常世界”概念的使用、灾害与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价值的关联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会议第三单元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黄景春教授主持,分为两组发言和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彭牧教授作《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美国民俗学的知识生产》报告,从上世纪美国的时代背景出发对美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阐释,主要讨论表演转型“从俗到民”转向的原因及其对“民”与“俗”的界定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作《Community——社区研究与中国民俗学百年》报告,从中美民俗学的差异性及原因、community为何成为作为研究单位的社区两个问题入手,梳理了中国民俗学近百年演进中似断实连的整体性发展。

讨论环节中,各位老师从美国民俗学发展历程中“民”概念的不断变化、20世纪初期中国民俗学与美国社会学之间的理论关联等角度进行交流。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刘晓春教授作《遗产与日常》报告,以广州两个城中村为例,考察传统如何因急剧的社会变迁而成为“非日常”,又如何被塑造成文化遗产,并且试图使之日常化的过程,探讨以反思理所当然的生活世界的日常视角,研究遗产化过程的可能路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作《矿区化与礼仪化:清末民初淄东社会生活考察》报告,从经济转型与礼制复兴的角度,梳理元、明、清三代淄川社会的“矿区化”进程,重点讨论淄川士绅阶层的历史生成、近现代淄川社会的“矿区化”转型、“矿区化”进程中的礼仪重建等问题。

“民俗与日常”是当下国际民俗学的前沿议题,“日常转向”延续了民俗学“眼光向下”的视角,透过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民间话语,可以为包括政治、社会乃至医疗和法律等在内的众多宏大的议题提供全新视角。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近年来致力于以日常生活视角为中心,以城市空间和身体经验为切入点,关注城市文化、疾病、养老等议题。为推动相关议题的讨论以及上海大学民俗学的学科发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院在学院经费支持下筹组了此次研讨会,为了会议对话和讨论的深入,会议在议程安排上特意延长了发言者的演讲时间和讨论时间,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获得了参会专家学者和校内外师生的好评

(撰稿:张子健


与会专家寄语

我坚持认为,在中国民俗学界,在“非遗”声浪快要压倒一切的今天,有这么一次由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召集的“民俗与日常”国际研讨会,实属不易,卓尔不群!会议对中国与国际民俗学的生活视野、转型方向、概念体系等重大议题都做出了清醒的回顾与展望,将深深影响中国民俗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相信在年轻学子们心中,会议成果定会埋下长成未来学术大树的一粒种子,特别寄希望于他们!

——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一级教授

作为民俗学者,我们的立场就应该是去关注平凡的日常生活。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和中国民俗学界进行相关的交流,我非常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和中国学界进行更全面的、多方位的学术交流。

——岩本通弥,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这次研讨会的论题颇具前沿性和前瞻性,能够吸引中日两国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积极与会,并对当代民俗学的方法论转变和理论范式转换等重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批评交锋,会期虽然不长,但发言时间比较充分,气氛好,成效高,充分显示出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的会议组织者具有登高望远的学术魄力、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和勇挑重担的实干精神。这次会议既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民俗学向现代学科的艰难转型。

——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这次会议讨论的议题,是民俗学最前沿的内容。出席的学者,也大多是中日两国的顶尖学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虽然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但是,能够组织如此高水平,高质量的论坛,说明他已经有了在相关领域问鼎的实力。预祝上大民俗学更上一层楼。

——王晓葵,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贺上海大学民俗学“民俗与日常”国际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十里繁华,百年荣辱,国际论坛激扬沪上江潮动

多场论辩,几声惊雷,民俗学术杯酒席间风云起

——张士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民俗研究》主编

此次上大召开的“民俗与日常”会议,秉承民俗学的民间性传统,从日常的角度反思、追问全球化时代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问题。会议的议题和讨论,力图在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为当代民俗学奠定“人”的根基,堪称热遗产时代的冷思考。

——刘晓春,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一条:第十一届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上海大学世界安宁疗护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