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正值第29个重阳节,我院耿敬教授接受了SMG上海新闻广播中心记者俞倩、于蓉的电话采访,就"重阳节的由来"、"重阳糕等民俗习惯的产生"、"重阳节是怎样和敬老传统联系在一起的"等问题向听众普及重阳民俗文化知识。
耿敬认为"重阳"二字起源自《周易》,由于九是阳数,同时在中国人心中代表最大数,加之"九"谐音"久",代表长久长寿,"重阳"既是双阳,又是重九,所以"重阳"被寄予了长寿的希望和祝福。由于重阳节的时令关系,人们常常以桂花糕和菊花酒来过节,很多地方还会开展登高、踏青等庆祝活动。如今的重阳节也经历着商业开发的过程,但耿敬强调重阳节的意义和价值不在物质,也不在节庆,而在于有时间多陪伴长辈,将孝顺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
耿敬教授作为我院民俗学研究专家,多次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向公众普及民俗知识。他指导的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与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是我院的金牌指导教授,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