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暑期实践项目院级答辩会于5月12日在C109举行,到场评委及嘉宾有金桥老师、庞保庆老师、刘娇蕾老师、以及前辈评审刘璐、王阳、许豪俊。本次参与答辩的项目共25项,其中调研类项目23项,公益类2项。经过项目答辩及金桥、庞保庆老师的专业评审,产生校级推荐12项,院级立项13项。
校级推荐项目请积极做好校级立项答辩的准备工作,院级立项项目学院会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后期完成情况好的也会有升序推荐为校级项目的机会,校级立项后期不完善的也会相应做降级处理,鼓励同学们积极认真做好暑期实践的准备及实施工作。
推荐校级立项公示如下:
|
校级推荐项目
|
负责人
|
1
|
谁来追随乡村行医道路上的苦行者? ——基于广西、新疆两地少数民族村医继承性的个案研究
|
廖香园
|
2
|
上海市与云南省戒毒模式比较及戒毒人员再融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郑雁丹
|
3
|
权力渗透与话语生产:"国家与社会"视角下中国农村彩礼嬗变——以上海南汇"桃花村"为例
|
张智
|
4
|
基层社区治理视野下的社区基金会与社区主要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
|
杨剑宇
|
5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街头务工农民状况和成因分析——基于安徽省涡阳县实地调查
|
孙明
|
6
|
从大众市场到精英俱乐部——一项关于实体书店转型的社会学研究
|
朱颖
|
7
|
艰难康复路:自闭症儿童家庭压力与支持系统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
马依
|
8
|
拆迁的苦与乐 ——以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老区拆迁为例分析
|
刘超俊
|
9
|
"上楼农民"社区重构与生活理性化——以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上楼农民"为例
|
陈艳楠
|
10
|
地方特色餐饮的整合机制分析——以沙县小吃为例
|
高颖
|
11
|
一城一味——以北上广为例探索地铁折射出的城市文化
|
盛泽夏
|
12
|
关于挑战杯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上海、北京高校14届获奖项目为例
|
熊梦
|
院级立项如下:
|
院级项目
|
负责人
|
1
|
白色高墙下的期待——戒毒人员子女再融入帮扶计划
|
郑雁丹
|
2
|
"城一代"父母对子女教育投入内容和方式探究
|
李金灿
|
3
|
上海市农村外来人口环境意识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外来人口为例
|
李亚宁
|
4
|
"世界那么大,我们想看看"助力残障儿童
|
雷娜
|
5
|
谁给我一个温暖的家--城市高风险家庭儿童生存境况调查
|
张亚楠
|
6
|
"古旧"换"新颜"——中国古旧书店的"危"与"机"
|
徐佳仪
|
7
|
青春的抉择:贫困地区90后青少年的辍学成因与现状分析 ——基于甘肃省X镇的实地调研
|
樊晋铭
|
8
|
秋叶何以静美——上海市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本土化出路探究
|
金俊红
|
9
|
对"候鸟老人"异地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 ----以东北地区"候鸟老人"为例
|
武天童
|
10
|
哪里是我的明天?——障碍青少年的生涯转衔状况研究
|
张漪漫
|
11
|
转企业背景下沪剧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霹雳布袋戏产业化的思考
|
钱芝莹
|
12
|
关于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接受程度的研究——以湖南省邵东县佘田桥镇为例
|
刘露琪
|
13
|
上海市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机制的调查研究
|
陈相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