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日上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与上海市临汾街道党工委共建合作签约仪式在临汾路335号举行。上海市临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朝,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杨景明,办事处副主任贺洁以及各办公室负责人,社会学院副院长黄晓春、教工支部书记金桥、团委书记刘娇蕾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仪式。
双方首先围绕介绍临汾街道总体工作、街道社会组织建设情况以及参观考察等内容展开交流。黄晓春副院长针对临汾路街道现阶段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的困境作出初步判断并给予相应对策。临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贺洁就当前临汾街道社会组织孵化的相关情况作了介绍,分析了临汾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社会组织独立性问题、社会组织的孵化问题和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培养问题。黄晓春副院长简要介绍了社会学院准备着手的基层治理创新的相关课题,并响应临汾街道共建的邀请,提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社区治理的困境,包括:理论与现实的脱节;上海模式与厦门模式的适用性以及未来几年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创新的思路和导向。他强调,上海市临汾街道是一支先进的基层治理创新团队,临汾街道模式对于整个上海市基层治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临汾街道要突破现阶段发展的瓶颈需要实现四条路径:区域化党建模式的创建;协调共识落地;社会组织投入模式转换以及党群专业化等。随后,双方签订结对共建合作协议书。
上海市临汾路街道自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成为上海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管理的展示窗口。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在中央、市委、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管理的新要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和提升"社区管理网格化、民生服务网络化、社会协同项目化、居民自治民主化和党建引领全覆盖"的实践成效。社会学院基于基层创新治理中心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政策解读的基础上,与上海市临汾路街道进行结对共建,响应当下对基层治理创新理论的创新要求,实现人才合作培养和孵化。此次签约,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多方面的合作,为社会学院同学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促进基层治理创新人才的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