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至26日,我院邀请到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博士田丰老师,为我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带来了精彩的关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学术研讨课。研讨课围绕该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介绍了生命历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第一次课,首先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五个核心原则,之后围绕第一个原则,即生命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介绍。第二次课,围绕生命历程理论的第二个核心原则,即时间和地点,提出个人的生活经验镶嵌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间和场所中。第三次课,围绕第三个核心原则,即时点,提出生命中的转折、重大事件以及行为模式的原因和结果随个人所处的不同时点而改变。再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影响个体经验的因素之后,第四节课,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人际关系对个体经验的影响,并讨论了在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个体如何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构建自己的生命历程。
在课程学习中,田老师一方面通过相关阅读材料使大家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分配,就相关话题进行辩论。田老师将所有成员分为六组,每两组就一个话题进行辩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辩题为“80后失梦的一代”,正方通过论证80后面临的房价、婚姻等现实问题,提出了80后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在现实中梦想的失落;反方通过将80后的梦进行了碎片化处理,将梦回归于多元性、个体性,论证了80后没有失梦,可以换“梦”。在正反方激烈的辩论中,大家深刻的理解了人的发展不能出离历史和社会的框架。第三小组和第四小组的辩题是“中国‘剩女’选择独身”。正方从中国剩女的高学历,高收入等特点,说明“剩女”是城市女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自主选择,反方从中国剩女是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造成城市中的女性不能在传统的适婚年龄选择单身。通过辩论,我们对于个人在自身的生命事件选择的过程中,受到时代和社会的影响。第五小组和第六小组的辩题为“我爸是李刚:拼爹时代已经到来”,正方论证现代是拼爹,拼的不仅是爹,拼的更重要的是关系和社会资本。在巨大的竞争中,对上一代人资本的利用是当下的趋势;反方通过论证在现实中个人的努力更居多数,拼爹时代并未到来。双方的辩论很精彩,我们通过对话题的深入探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以及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
田老师的研讨课,课上讲解、课下小组组织讨论、课上再辩论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个体生命发展的新知识和思考方式。通过研讨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从人的生命历程探讨社会及历史中的个人,并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同时对生命历程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于杨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