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利维坦读书会年度研讨会在学院414室举行。8位同学就各自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现出了他们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另有8位同学担任评议人,肖瑛、李荣山、李松涛、吴真和杨勇等老师任点评人,并逐一对汇报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发和反思,促进了大家的学术成长和思想碰撞。
在上午场的研讨会上,李篡同学首先发言,他以《人格的裂解与利维坦的形成: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人格问题》为题,对国家的本质属性提出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西方长期以来存在两种看待国家本质的视角:一是将国家视为“机器”,侧重于国家作为一套法律拟制、遵循程序理性的运作机构;二是将国家视为“人格”,强调国家具备独立意志、理性与判断能力。李篡重点论述了霍布斯的国家人格理论,认为霍布斯提出的国家作为“一个人格”是国家学说中的关键议题,而“利维坦”的形成唯有通过“人格”概念方能得到精准解读。尽管国家人格理论遭到了持续的批判和逐渐的淡忘,但李篡主张回归霍布斯的“人格”国家观,探讨这一理论在历史中的命运和其对现代国家理论的重要启示。
接下来,仇逸海同学在《神话“利维坦”:一个西方近代哲学史的视角》中,从哲学史的角度分析了“利维坦”这一象征国家权威的神话在西方近代哲学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探究了霍布斯以及其他哲学家如何塑造和利用这一概念来阐述国家、权力以及政治组织的本质。
胡铭烨同学在《自我与共同体:柏拉图的友爱理论》中,探讨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友爱(φιλία)概念。胡铭烨指出,柏拉图的友爱不仅仅是私人情感,而且是连接个人与城邦,甚至塑造灵魂秩序的关键元素。柏拉图通过友爱的阶梯,将个体的道德品质提升到城邦层面,以及最终实现灵魂内部的和谐统一。
诸位同学的论文引发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在评议环节中,同学们针对文章内容展开了讨论,他们不仅指出了彼此观点的优点,也诚恳地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老师们则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逐一细致点评了每篇论文的研究价值、逻辑结构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同学们受益良多。
在下午场的研讨会中,高钰同学在《自我作为“家”:马可·奥勒留的“不动心”》这篇文章中,通过研究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阐述了这位哲学皇帝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和命运的不公,通过追求“不动心”的境界,即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将自我视为心灵之家,构建了一个对抗外在逆境的精神堡垒。高钰强调了马可·奥勒留的哲学实践和斯多葛学派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肖雨同学在《个体争夺战:弗洛伊德的家与文明关系讨论》中,聚焦于弗洛伊德的家庭与文明理论,分析了个体心理发育与文明进程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以及弗洛伊德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探寻个体的心理动力机制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丘建浩同学在《清民两代疯狂的制度化:从预防性监禁到心理卫生》中,回顾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对待精神疾病患者的方式变化,从早期的预防性监禁制度到逐渐发展出更为科学的心理卫生体系,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精神健康认知的现代化转型。
邓承明同学在《德国教育理念与教育机构的变迁:从中世纪到现代》中,勾画了德国教育体系从中世纪至今的演变脉络,阐明了教育理念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相应变革以及教育机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定位。
最后,彭来旭同学在《信仰的辩证法:亚伯拉罕与拿撒勒的耶稣》中,对比分析了亚伯拉罕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辩证特性,探讨了信仰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语境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总结环节,老师们逐一进行了点评,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整场研讨会涵盖了多个维度的议题,同学们的论文展示与评论环节充满了深度与活力。各位同学的发言引发了听众们的深入思考,评议人和指导老师们的点评更是精准到位,为论文的完善和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最后肖瑛老师向参与研讨会的同学颁发了纪念奖品,2024年度研讨会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撰稿人:邢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