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瑛

创建时间:  2013-09-18  刘晓丹   浏览次数:   返回

肖瑛,博士,社会学系教授。

以研读社会理论为起点,渐近社会学之堂奥。后续学习中,机缘巧合地在社会理论与历史、田野、文学之间建立起个人性联系。曾经以反身性、风险社会、公共性、个人主义、社会学认识论、中国社会理论为主题发表多种研究成果,提出并阐释了“反思与自反”“复调社会”“制度与生活”“‘家’作为方法”等概念和范畴。

近期学术兴趣包括:(1)以“家”作为方法,基于历史资料、田野调查和经典文学作品,开展中国社会构成和变迁的结构和机制、文明比较、社会理论等方面的研究。(2)以严复译著的阅读、对比及影响溯源为起点,探析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政治观念转型与重塑的幽微机制及其后果。(3)尝试基于理论素养、历史素养和经验感的实质而非形式主义的学术研究路径。出版学术著作9部,其中独著2部、合著6部、合译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摘)40多篇次。独著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社会学优秀成果奖和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各1项。

代表性成果

(一)著作

(2)肖瑛,2021,《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肖瑛,2020,《反思与自反:反身性视野下的社会学与风险社会》,商务印书馆。

(二)论文

(26)肖瑛,2023,“走出功利主义:权力研究的新进路”,《北大社会学刊》第1卷第2辑,商务印书馆,第48-87页。

(25)肖瑛,2023,“基于社会理论素养的田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8日,第6版。转载:《新华文摘》2023年第20期。

(24)肖瑛、郭琦、符佳佳、王东晖,2023,“家与社会治理:对象、方法、价值和主体”,《学术月刊》第7期,第115-127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Role of Home Key to Social Governance”,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Today, January 4, 2024;《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

(23)肖瑛,2023,“权利与权力:福柯治理术论述中的法律问题”,《社会》第3期,第1-53页。

(22)肖瑛,2022,“迷失与重建:‘家’在福柯治理术论述中的性质及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第70-84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1期。

(21)肖瑛,2022,“从形式到实质:社会学研究的‘更进一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1期,第4-17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9期。

(20)肖瑛,2021,“理论如何进入经验和历史”,《新视野》第2期,第92-100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1年第8期;《新华文摘》网刊2021年第22期。

(19)肖瑛,2021,“变革时代的家与个人:对《飘》的解读”,《学海》第1期,第60-81页。

(18)肖瑛,2020,“‘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第172-191页。转载(摘):《新华文摘》2021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1期;《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8日。获奖: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2021)一等奖;上海市社联2021年度推介论文;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八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

(17)肖瑛,2020,“从‘家’出发:重释韦伯的文明比较研究”,《清华社会科学》第2卷第1辑,应星主编,商务印书馆,第41-135页。

(16)肖瑛,2020,“家与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社会学评论》第3期,第22-40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0年第10期;《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1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15)肖瑛、薛金成,2019,“天下为家与封建郡县的相对相寓”,《新视野》第1期,第112-121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9年第5期。

(14)肖瑛,2018,“从创造性适应到创造性转化:社会学的中国主体追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3期,第16-47页。转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文摘》2019年第2期。

(13)肖瑛,2017,“家国之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家邦关系论述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第10期,第159-180页。转载:“家国之间:柏拉图的家邦关系论述”,《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8年第3期。获奖: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6-2017)一等奖。

(12)肖瑛、孙绍文,2017,“‘格’与准自然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基于《马桥词典》的分析”,《开放时代》第5期,第144-165页。

(11)肖瑛,2014,“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第88-104页。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24期;“From ‘State and Society’ to ‘Institutions and Life’: A Shif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in China”,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36(2015), No.4, pp.76-9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4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6日。获奖: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4-2015)论文类一等奖。

(10)肖瑛,2014,“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27日。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

(9)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125-139页。转载:《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8期。获奖: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2-2013)一等奖;“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二等奖。

(8)肖瑛,2012,“风险社会与中国”,《探索与争鸣》第3期,第46-51页。转载(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2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21日。

(7)肖瑛,2010,“复调社会及其生产”,《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28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9期。获奖: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二等奖;“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二等奖。

(6)肖瑛,2008,“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社会》第3 期,第39-76页。

(5)肖瑛、曾炜,2007,“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以及超越的寻求”,《社会》第2期,第1-25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6期。

(4)肖瑛,2006,“社会理论学科发展报告”,《社会理论》第2辑,苏国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0-136页。

(3)肖瑛,2006,“回到‘社会的’社会学”,《社会》第5期,第1-56页。获奖: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6-2007)“网络宣传优秀成果奖”。

(2)肖瑛,2006,“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科学学科构成——兼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5期,第125-130页。转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1)肖瑛,2004,“反身性与‘曼海姆悖论’”,《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47-57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4年第8期。

承担课程:

社会学经典著作选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社会学理论(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电子邮件:baogulao_xiao@yeah.net


上一条:盛智明

下一条:徐冰


肖瑛

创建时间:  2013-09-18  刘晓丹   浏览次数:   返回

肖瑛,博士,社会学系教授。

以研读社会理论为起点,渐近社会学之堂奥。后续学习中,机缘巧合地在社会理论与历史、田野、文学之间建立起个人性联系。曾经以反身性、风险社会、公共性、个人主义、社会学认识论、中国社会理论为主题发表多种研究成果,提出并阐释了“反思与自反”“复调社会”“制度与生活”“‘家’作为方法”等概念和范畴。

近期学术兴趣包括:(1)以“家”作为方法,基于历史资料、田野调查和经典文学作品,开展中国社会构成和变迁的结构和机制、文明比较、社会理论等方面的研究。(2)以严复译著的阅读、对比及影响溯源为起点,探析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政治观念转型与重塑的幽微机制及其后果。(3)尝试基于理论素养、历史素养和经验感的实质而非形式主义的学术研究路径。出版学术著作9部,其中独著2部、合著6部、合译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摘)40多篇次。独著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社会学优秀成果奖和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各1项。

代表性成果

(一)著作

(2)肖瑛,2021,《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肖瑛,2020,《反思与自反:反身性视野下的社会学与风险社会》,商务印书馆。

(二)论文

(26)肖瑛,2023,“走出功利主义:权力研究的新进路”,《北大社会学刊》第1卷第2辑,商务印书馆,第48-87页。

(25)肖瑛,2023,“基于社会理论素养的田野调查”,《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8日,第6版。转载:《新华文摘》2023年第20期。

(24)肖瑛、郭琦、符佳佳、王东晖,2023,“家与社会治理:对象、方法、价值和主体”,《学术月刊》第7期,第115-127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Role of Home Key to Social Governance”,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Today, January 4, 2024;《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

(23)肖瑛,2023,“权利与权力:福柯治理术论述中的法律问题”,《社会》第3期,第1-53页。

(22)肖瑛,2022,“迷失与重建:‘家’在福柯治理术论述中的性质及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第70-84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1期。

(21)肖瑛,2022,“从形式到实质:社会学研究的‘更进一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1期,第4-17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9期。

(20)肖瑛,2021,“理论如何进入经验和历史”,《新视野》第2期,第92-100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1年第8期;《新华文摘》网刊2021年第22期。

(19)肖瑛,2021,“变革时代的家与个人:对《飘》的解读”,《学海》第1期,第60-81页。

(18)肖瑛,2020,“‘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第172-191页。转载(摘):《新华文摘》2021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1期;《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8日。获奖: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2021)一等奖;上海市社联2021年度推介论文;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八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

(17)肖瑛,2020,“从‘家’出发:重释韦伯的文明比较研究”,《清华社会科学》第2卷第1辑,应星主编,商务印书馆,第41-135页。

(16)肖瑛,2020,“家与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社会学评论》第3期,第22-40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0年第10期;《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1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15)肖瑛、薛金成,2019,“天下为家与封建郡县的相对相寓”,《新视野》第1期,第112-121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9年第5期。

(14)肖瑛,2018,“从创造性适应到创造性转化:社会学的中国主体追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3期,第16-47页。转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文摘》2019年第2期。

(13)肖瑛,2017,“家国之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家邦关系论述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第10期,第159-180页。转载:“家国之间:柏拉图的家邦关系论述”,《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8年第3期。获奖: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6-2017)一等奖。

(12)肖瑛、孙绍文,2017,“‘格’与准自然社会中的公共秩序——基于《马桥词典》的分析”,《开放时代》第5期,第144-165页。

(11)肖瑛,2014,“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第88-104页。转载:《新华文摘》2014年第24期;“From ‘State and Society’ to ‘Institutions and Life’: A Shif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in China”,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36(2015), No.4, pp.76-9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4年第12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6日。获奖: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4-2015)论文类一等奖。

(10)肖瑛,2014,“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27日。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

(9)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125-139页。转载:《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8期。获奖: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2-2013)一等奖;“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二等奖。

(8)肖瑛,2012,“风险社会与中国”,《探索与争鸣》第3期,第46-51页。转载(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2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21日。

(7)肖瑛,2010,“复调社会及其生产”,《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1-28页。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9期。获奖: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二等奖;“增爱中国公益学术奖”二等奖。

(6)肖瑛,2008,“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社会》第3 期,第39-76页。

(5)肖瑛、曾炜,2007,“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以及超越的寻求”,《社会》第2期,第1-25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6期。

(4)肖瑛,2006,“社会理论学科发展报告”,《社会理论》第2辑,苏国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0-136页。

(3)肖瑛,2006,“回到‘社会的’社会学”,《社会》第5期,第1-56页。获奖: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6-2007)“网络宣传优秀成果奖”。

(2)肖瑛,2006,“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科学学科构成——兼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5期,第125-130页。转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1)肖瑛,2004,“反身性与‘曼海姆悖论’”,《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47-57页。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4年第8期。

承担课程:

社会学经典著作选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社会学理论(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电子邮件:baogulao_xiao@yeah.net


上一条:盛智明

下一条: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