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年级。
2023年3月,当我得知自己获得了中国留学基金委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奖学金时,内心无比激动。随即,我开始积极准备签证手续,与国内导师沟通论文进展,整理行装。2023年9月,我顺利抵达多伦多大学,正式开启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术之旅。
课程学习:扎实提升学术技能
在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我旁听了两门专业课程:《质性研究方法》和《家庭社会学》。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我掌握了从访谈提纲设计到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完整流程,并完成了深度访谈及质性编码的课程任务,为博士论文数据收集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家庭社会学》的学习中,我精读了40篇核心文献,并完成了读书笔记、课堂汇报与研究计划撰写,对西方家庭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课程显著增强了我的专业兴趣与信心。
科研实践:融入团队,拓展视角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美在家庭社会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我参与了国外导师Melissa Miliki教授和Ito Peng教授正在开展的两个科研项目:“家庭变迁与环境”和“全球照料与经济”。在项目组中,我积极参与组会讨论,学习质性研究过程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使用,并对全球照料危机及其对中国家庭的启示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外,我与Melissa教授保持每月一次的论文进展交流,定期讨论研究思路、数据分析和文章结构,不断完善论文内容,确保研究的深入推进。
国际会议:展示研究,交流学习
2024年上半年,在导师的鼓励下,我先后参加了加拿大社会学年会和美国社会学年会,并在分论坛和圆桌论坛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参会过程中,我与国际同行交流中西方家庭研究的异与同,收获了宝贵的学术建议。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视野,也激励着我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文化体验:领略北美自然风光
在繁忙的学术生活之外,我也与朋友们一起探索了加拿大的自然景观,包括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林、与美国交界宏伟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等。这一切都为我的学术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多伦多大学的联合培养期间,我不断突破舒适区,克服语言上的挑战,深入锻炼了学术写作与研究能力,为后续论文的撰写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学术积累,也激励着我继续在家庭社会学领域不断前行,并成为我科研生涯中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篇章。
(周海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