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喜报|我院邓伟志、李友梅、黄晓春等5位教师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创建时间:  2022-07-27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名单,学院5项成果获奖:

l 学术贡献奖

邓伟志196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系,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家庭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社会学。1981 年,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家庭社会学课程,教材连载。1984年,第一个提出妇女学,设计学科框架体系,在世妇会上被称为“妇女学奠基人”。主编《社会学辞典》(已出版),现为《辞海》编委、《大辞海》编委。

主要学术贡献:聚焦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代表作:《邓伟志全集


l 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 著作类 一等奖

李友梅等,《中国社会治理转型(1978-2018)》

作者简介:李友梅教授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社会》杂志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编委会主任、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重点智库)首席专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长期关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实践,并致力于构建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创新研究、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建设研究等。

成果介绍:《中国社会治理转型(1978-2018)》一书于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改革开放研究丛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是在内外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多线程复杂过程。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可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契入点,中国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具体体现了社会治理转型的实践过程。40年来,中国社会管理格局的转型与中国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提出为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整合机制并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社会支持。在此过程中,党建引领是社会治理转型最主要的推动力。这一独特的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思想与理论源泉。


l 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论文类 一等奖

黄晓春等,《“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作者简介:黄晓春教授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先后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7月留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目前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名刊《社会》杂志执行主编,上海市晨光、曙光学者,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4)、上海社科新人(2018年),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THE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开展合作访问研究。长期聚焦当代中国基层治理转型问题,尤其关注基层政府的行为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特征。近年来围绕这些专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成果介绍:《“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一文于2019年9月20日发表于《社会》第39刊第5期,文章聚焦近年来在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前沿发生的制度性变革,即基层政府的职能重心从传统的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使得上级政府对其治理绩效难以清晰衡量,而更依赖于"印象政绩"的评估与考核。在此条件下,基层治理场域出现了一种上级"条条"部门与下级"块块""结对竞赛"的新机制。"结对竞赛"有助于条块部门之间紧密合作,携手实现治理创新,克服以前的条块分割问题,以便向上级发送政绩信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向激励,导致过度创新和成功的创新经验难以扩散到竞争性地区等问题。本研究结合A区民政部门推动"社区分析工具"创新实践的案例进一步呈现了"结对竞赛"的运作机制与组织逻辑,并与"晋升锦标赛"和"项目制"等传统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


l 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论文类 二等奖(2项)

李荣山,《共同体与道德:论马克思道德学说对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超越》

作者简介:李荣山副教授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获社会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上海市“曙光学者”(2020)。主要研究兴趣为西方社会理论、文明比较、历史主义和共同体问题。在《社会学研究》和《社会》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翻译出版译著多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

成果介绍:《共同体与道德:论马克思道德学说对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超越》一文于2018年3月20日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第33刊第2期,文章从滕尼斯对马克思的误读出发,在德国历史主义取向的共同体传统视域中考察了共产主义的道德意涵。总体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在起点上同历史主义路向的德国共同体传统具有很强的亲和性,也是为了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但与后者的进路判然有别,并最终在道德问题上超越了后者。德国共同体传统批判启蒙理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制度设计,试图通过文化途径重建共同体精神。他们试图牺牲适度的政治经济"平等"来为道德意义上带有"等级性"的"良知自由"开辟空间,从而保全人的整全个性。这种文化取向没能给政治经济结构以合理的位置,始终无法跳出"在用社会力量塑造的社会中恢复共同体"的循环怪圈。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指出这个怪圈的症结所在,试图从根本上推翻导致这个怪圈的政治经济结构,从而达到彻底解放人的个性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在真正的政治经济平等的基础上,为道德自由开辟新的空间,这样既能消除人的等级差别,又能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从而超越了德国共同体传统,把共同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计迎春等,《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

作者简介:计迎春博士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并在该校的北卡人口中心接受过五年的人口学训练。其后在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和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从事研究、教学工作。目前为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计博士立志于研究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家庭、性别和人口问题。其主要研究取向强调非西方社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转型社会的家庭观念和行为的研究发展本土化的概念和理论。

成果介绍:《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一文于2018年8月25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第8期.为了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全面两孩政策的接受度、影响和实际效果以及中国生育率的长期走向,有必要从中国社会的制度和文化情境出发,综合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来理解我国低生育态势背后的复杂社会机制。文章借鉴国际理论和经验教训,从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的低生育率现象,可以发现,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关键;设计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公共政策,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界和男女两性的多元主体参与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机制;提倡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摈弃传统儒家父权思想和家族主义思想,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意识形态基础。鉴于女性的物质生产者和社会再生产者的双重身份,促进公私领域性别平等的同步发展,缓解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将会对维持一定的生育率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贡献。



上一条:第11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圆满结束

下一条:社会研究方法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喜报|我院邓伟志、李友梅、黄晓春等5位教师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创建时间:  2022-07-27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近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名单,学院5项成果获奖:

l 学术贡献奖

邓伟志196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系,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未来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家庭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社会学。1981 年,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家庭社会学课程,教材连载。1984年,第一个提出妇女学,设计学科框架体系,在世妇会上被称为“妇女学奠基人”。主编《社会学辞典》(已出版),现为《辞海》编委、《大辞海》编委。

主要学术贡献:聚焦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代表作:《邓伟志全集


l 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 著作类 一等奖

李友梅等,《中国社会治理转型(1978-2018)》

作者简介:李友梅教授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社会》杂志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CJS)编委会主任、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重点智库)首席专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长期关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实践,并致力于构建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创新研究、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建设研究等。

成果介绍:《中国社会治理转型(1978-2018)》一书于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改革开放研究丛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是在内外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多线程复杂过程。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可以成为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契入点,中国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具体体现了社会治理转型的实践过程。40年来,中国社会管理格局的转型与中国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提出为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整合机制并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社会支持。在此过程中,党建引领是社会治理转型最主要的推动力。这一独特的中国实践是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思想与理论源泉。


l 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论文类 一等奖

黄晓春等,《“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

作者简介:黄晓春教授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先后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7月留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目前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名刊《社会》杂志执行主编,上海市晨光、曙光学者,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4)、上海社科新人(2018年),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THE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开展合作访问研究。长期聚焦当代中国基层治理转型问题,尤其关注基层政府的行为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特征。近年来围绕这些专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成果介绍:《“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一文于2019年9月20日发表于《社会》第39刊第5期,文章聚焦近年来在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前沿发生的制度性变革,即基层政府的职能重心从传统的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使得上级政府对其治理绩效难以清晰衡量,而更依赖于"印象政绩"的评估与考核。在此条件下,基层治理场域出现了一种上级"条条"部门与下级"块块""结对竞赛"的新机制。"结对竞赛"有助于条块部门之间紧密合作,携手实现治理创新,克服以前的条块分割问题,以便向上级发送政绩信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向激励,导致过度创新和成功的创新经验难以扩散到竞争性地区等问题。本研究结合A区民政部门推动"社区分析工具"创新实践的案例进一步呈现了"结对竞赛"的运作机制与组织逻辑,并与"晋升锦标赛"和"项目制"等传统治理机制进行了比较。


l 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 论文类 二等奖(2项)

李荣山,《共同体与道德:论马克思道德学说对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超越》

作者简介:李荣山副教授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获社会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上海市“曙光学者”(2020)。主要研究兴趣为西方社会理论、文明比较、历史主义和共同体问题。在《社会学研究》和《社会》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翻译出版译著多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

成果介绍:《共同体与道德:论马克思道德学说对德国历史主义传统的超越》一文于2018年3月20日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第33刊第2期,文章从滕尼斯对马克思的误读出发,在德国历史主义取向的共同体传统视域中考察了共产主义的道德意涵。总体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在起点上同历史主义路向的德国共同体传统具有很强的亲和性,也是为了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但与后者的进路判然有别,并最终在道德问题上超越了后者。德国共同体传统批判启蒙理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制度设计,试图通过文化途径重建共同体精神。他们试图牺牲适度的政治经济"平等"来为道德意义上带有"等级性"的"良知自由"开辟空间,从而保全人的整全个性。这种文化取向没能给政治经济结构以合理的位置,始终无法跳出"在用社会力量塑造的社会中恢复共同体"的循环怪圈。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指出这个怪圈的症结所在,试图从根本上推翻导致这个怪圈的政治经济结构,从而达到彻底解放人的个性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在真正的政治经济平等的基础上,为道德自由开辟新的空间,这样既能消除人的等级差别,又能维护人的整全个性,从而超越了德国共同体传统,把共同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计迎春等,《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

作者简介:计迎春博士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社会学系,并在该校的北卡人口中心接受过五年的人口学训练。其后在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和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从事研究、教学工作。目前为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计博士立志于研究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家庭、性别和人口问题。其主要研究取向强调非西方社会的制度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转型社会的家庭观念和行为的研究发展本土化的概念和理论。

成果介绍:《社会性别和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低生育率》一文于2018年8月25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第8期.为了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全面两孩政策的接受度、影响和实际效果以及中国生育率的长期走向,有必要从中国社会的制度和文化情境出发,综合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来理解我国低生育态势背后的复杂社会机制。文章借鉴国际理论和经验教训,从社会性别和发展的视角审视中国的低生育率现象,可以发现,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关键;设计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公共政策,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界和男女两性的多元主体参与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机制;提倡马克思主义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摈弃传统儒家父权思想和家族主义思想,是缓解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意识形态基础。鉴于女性的物质生产者和社会再生产者的双重身份,促进公私领域性别平等的同步发展,缓解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将会对维持一定的生育率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贡献。



上一条:第11届·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修班圆满结束

下一条:社会研究方法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