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海大学公众号)
9月14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我的城 我的家——2022上海市‘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正式发布首批16个社区行动项目。发布会上,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建办主任、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孙甘霖发表致辞,希望这次活动成为推动市委关于基层治理决策部署落地的一个有效行动,成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的一种新方式。
发布会上,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社会工作党委副书记徐树杰,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军,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姜微,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分别通过“生生不息”“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美美与共”四个关键词,阐释了“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的核心要义。
图1:成旦红书记发布“美美与共”项目
为深入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改革路径,今年8月以来,上海大学组建了由社会学院牵头,美术、法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紧密协同的跨学科赋能专家团队,包括12位资深教授、25位青年教师以及45位本科、硕士学生。赋能过程中,多学科围绕当前上海城市治理难题紧密合作,提出了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为基层政府和社区破解难题提供全方位支持。赋能行动充分彰显了作为上海大学五五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社会治理阵地”的重要社会影响力。
专家团队深知党建引领治理创新首先要回应社会真实需求,因此各团队都坚持社会学“从实求知”的原则,开展了大量深度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教授亲身在一线指导调研并为多个团队提出重要研究建议。团队成员至今已开展了62次座谈会访谈、近50次一对一深度访谈,为社区量身定做各类问卷4份。青浦团队在社会学院肖瑛教授带领下,对接当天就带着拉杆箱入住一线开展社区需求调研;松江团队在人口所陈晨、朱宇等老师带领下,深入人口导入村开展外来人口社会融入调查。师生们穿梭于散布在上海的城乡社区,直面社区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真正的挑战,理论得到印证,心智得到启迪,能力得到提升,正快速成长为“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卓越创新人才。
图2:李友梅教授带队在社区一线开展调研
专家团队深感党建引领治理创新需要专业方法和社会创新理念支持。因此各团队都以“陪伴式成长”的赋能理念,运用专业知识和社会工作技术协助居民区书记举办各类群众见面会、民主协商会,取得了不俗成绩,充分体现了上海大学“新都市社会学学派”咨政启民的一流水准。过去几周中,汪大伟教授带领“公共艺术”研究团队“以美为媒”开展社会动员,其工作方法和理念被越来越多上海一线社区工作者所接受。社会学院杨锃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为推动新型居民公约而在武康大楼举办的系列座谈会,已成为网红建筑中的新景观。
图3 汪大伟教授率队在社区调研
党建引领是个系统工程,赋能过程中专家团队以社区为切入点逐层拓展“赋能朋友圈”,帮助社区与上级职能部门、驻区单位更好对接以解决治理难题。社会学学科充分借助前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和基础,致力于在党建引领下构建政府部门、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共同参与的沟通网络,实现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面进步。
赋能行动将为上海大学“五五战略”之“城市社会治理阵地”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供重要载体。近年来,社会学学科在该领域已积累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7项,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哲社重大项目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未来,社会学学科还将进一步加大与美术、法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社会治理阵地”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今年是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本次“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上海大学与时代同行的精神气质,深度践行“一座人民城市,一所红色学府,一个美好社会”的社会建设理念!(纪莺莺)
更多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
SMG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