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福祉远航·知行创想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2025年日本海外短期研修营顺利举办

创建时间:  2025-09-28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开启·探索之旅

2025年7月21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组织的日本海外实习短期研修营正式启程。研修团由社会工作系和社会学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及优秀毕业生共十一人组成,由社会工作系张天明老师带队,赴日本长崎国际大学开展为期12天的海外学习交流。在长崎国际大学的支持与热情接待下,研修团通过专题课程学习、社会福利机构实地参访及文化体验活动,系统了解了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深入体验了当地的社会文化与民众生活,收获颇丰。


聆听·课堂讲授

7月22日,长崎国际大学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研修团举行了欢迎仪式,国际交流中心的负责人、人间社会学部的学部长、社会福祉学科的学科长以及研修团的学生代表分别致词,正式拉开此次研修活动的序幕。

长崎国际大学的老师先介绍了九州文化学园的一贯制教育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下午,余乾生老师讲授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体系,解析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足立孝子老师以司法福祉为主题,通过个案分析探讨司法与社会福祉视角的差异及协调,引发学生对正义与关怀关系的思考。

在一周的实地参访之后,7月28日,研修团再次回到课堂。上午,副校长木村勝彦老师讲解日本文化与宗教,比如佛教在日本传播的历史等内容。下午,裵孝承老师介绍高龄者福祉相关的地域支援事业,并从社会工作国际化视角探讨老龄化趋势与策略。通过系列课程学习,研修团成员对日本社会福祉制度的历史、政策逻辑与实践机制有了更多理解。

长崎国际大学老师们以案例导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促使其在跨文化情境中反思本土实践,有效激发了专业思辨能力。


看见·机构参访

7月23日,研修团参访佐世保市市役所和共济病院。市役所工作人员介绍针对精神障碍者、高龄者和养育儿童的应援体系,强调自立支援,整合社会资源。师生与市役所人员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

在共济病院,院长介绍设施和来院数据,并带领师生见学。通过与医院社工交流,研修团了解到日本医疗社工是医疗与社会之间的关键桥梁,负责就医动线翻译、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整合多维资源等工作。

7月25日,研修团参访儿童养育设施清风园和老人保健设施。清风园人员介绍机构发展脉络,该机构现属儿童福祉领域的非盈利组织,主要服务不适合由父母抚养的儿童。老人保健设施的介护所面向不同护理等级的高龄者设计多类型服务,包括住所式照料、日间照护、健康复建等。

7月29日,研修团前往云仙市的南高爱綾会和瑞宝太鼓基地。南高爱綾会面向多种群体展开服务,云仙地区主要为残障者提供日中支援、医疗支援、就业支援等。瑞宝太鼓是由残障者组成的专业太鼓团体,是残障者通过艺术实现社会参与的典范。研修团观看表演后也被邀请上台体验,整个过程都令人感触良多。

7月30日,研修团来到平户市的社会福祉协会,了解协会规定及实际工作,并与当地社工交流社会福利议题。双方讨论社会工作专业化,分享各自初心,对社会福祉的热情跨过了不相通的语言把人们连接起来,一起聊着过去现在,看向未来。


体验·文化修行

在充实的专业课外,研修团也深入体验了日本的文化与生活,在感官交汇中感受多元社会的脉络。

云仙市访学期间,长崎国际大学教授池永正人陪同团队前往"云仙地狱"火山地貌区,体验温泉文化,实践参拜礼节。

在平户市,研修团拜访郑成功历史馆,感受中日历史交流。结营当天,长崎国际大学安排日本茶道体验,师生品味东方美学,体悟跨文化交流情感。结业晚宴上,大家相互表达感谢,分享感悟,为研修之旅画上句号。


文字:孙衍阳 汪铭

图片:汪铭 周茉



上一条:张少辉教授受邀开展讲座

下一条:新书 | 马丹丹 著《轮廓:中国人类学南派的重建伊始》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福祉远航·知行创想录——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2025年日本海外短期研修营顺利举办

创建时间:  2025-09-28  莫晓燕   浏览次数:   返回

开启·探索之旅

2025年7月21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组织的日本海外实习短期研修营正式启程。研修团由社会工作系和社会学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及优秀毕业生共十一人组成,由社会工作系张天明老师带队,赴日本长崎国际大学开展为期12天的海外学习交流。在长崎国际大学的支持与热情接待下,研修团通过专题课程学习、社会福利机构实地参访及文化体验活动,系统了解了日本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深入体验了当地的社会文化与民众生活,收获颇丰。


聆听·课堂讲授

7月22日,长崎国际大学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研修团举行了欢迎仪式,国际交流中心的负责人、人间社会学部的学部长、社会福祉学科的学科长以及研修团的学生代表分别致词,正式拉开此次研修活动的序幕。

长崎国际大学的老师先介绍了九州文化学园的一贯制教育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下午,余乾生老师讲授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体系,解析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足立孝子老师以司法福祉为主题,通过个案分析探讨司法与社会福祉视角的差异及协调,引发学生对正义与关怀关系的思考。

在一周的实地参访之后,7月28日,研修团再次回到课堂。上午,副校长木村勝彦老师讲解日本文化与宗教,比如佛教在日本传播的历史等内容。下午,裵孝承老师介绍高龄者福祉相关的地域支援事业,并从社会工作国际化视角探讨老龄化趋势与策略。通过系列课程学习,研修团成员对日本社会福祉制度的历史、政策逻辑与实践机制有了更多理解。

长崎国际大学老师们以案例导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促使其在跨文化情境中反思本土实践,有效激发了专业思辨能力。


看见·机构参访

7月23日,研修团参访佐世保市市役所和共济病院。市役所工作人员介绍针对精神障碍者、高龄者和养育儿童的应援体系,强调自立支援,整合社会资源。师生与市役所人员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

在共济病院,院长介绍设施和来院数据,并带领师生见学。通过与医院社工交流,研修团了解到日本医疗社工是医疗与社会之间的关键桥梁,负责就医动线翻译、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整合多维资源等工作。

7月25日,研修团参访儿童养育设施清风园和老人保健设施。清风园人员介绍机构发展脉络,该机构现属儿童福祉领域的非盈利组织,主要服务不适合由父母抚养的儿童。老人保健设施的介护所面向不同护理等级的高龄者设计多类型服务,包括住所式照料、日间照护、健康复建等。

7月29日,研修团前往云仙市的南高爱綾会和瑞宝太鼓基地。南高爱綾会面向多种群体展开服务,云仙地区主要为残障者提供日中支援、医疗支援、就业支援等。瑞宝太鼓是由残障者组成的专业太鼓团体,是残障者通过艺术实现社会参与的典范。研修团观看表演后也被邀请上台体验,整个过程都令人感触良多。

7月30日,研修团来到平户市的社会福祉协会,了解协会规定及实际工作,并与当地社工交流社会福利议题。双方讨论社会工作专业化,分享各自初心,对社会福祉的热情跨过了不相通的语言把人们连接起来,一起聊着过去现在,看向未来。


体验·文化修行

在充实的专业课外,研修团也深入体验了日本的文化与生活,在感官交汇中感受多元社会的脉络。

云仙市访学期间,长崎国际大学教授池永正人陪同团队前往"云仙地狱"火山地貌区,体验温泉文化,实践参拜礼节。

在平户市,研修团拜访郑成功历史馆,感受中日历史交流。结营当天,长崎国际大学安排日本茶道体验,师生品味东方美学,体悟跨文化交流情感。结业晚宴上,大家相互表达感谢,分享感悟,为研修之旅画上句号。


文字:孙衍阳 汪铭

图片:汪铭 周茉



上一条:张少辉教授受邀开展讲座

下一条:新书 | 马丹丹 著《轮廓:中国人类学南派的重建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