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雪松教授来我院作讲座

创建时间:  2019-10-31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25日下午,国内知名学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雪松教授应学院邀请来我院作"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杨锃副教授主持,社会工作专业各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社会工作系陈彩霞副教授、阳方副教授、陈佳博士等也参与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中,何雪松教授首先俯瞰并对比了美国与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学科化的问题。其次,他基于国际和国内对社会工作的典型定义的对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从"知变、适变、求变"三个方面和"点、线、面、体"四个层次讲述了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然后,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试图将社会工作专业建构为社会工作学,讲述了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科学到社会工作学转变的可能路径。最后,他对社会工作学提出了"科学、艺术、政治"的"新三角",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中国可从四个方面为建构社会工作学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
在讲座的提问讨论环节中,师生们积极踊跃参与讨论,何雪松教授针对提问一一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何老师的精彩演讲和回应,使师生们对社会工作学及其学科化建设的现状和可能路径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供稿:罗贵彬)。
 


上一条:华红琴副教授出席2019年澳门身心健康研讨会

下一条: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举办“R for Demography and IUSSP Workshop on Estimating Migration with R”工作坊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何雪松教授来我院作讲座

创建时间:  2019-10-31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25日下午,国内知名学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雪松教授应学院邀请来我院作"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杨锃副教授主持,社会工作专业各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社会工作系陈彩霞副教授、阳方副教授、陈佳博士等也参与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中,何雪松教授首先俯瞰并对比了美国与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学科化的问题。其次,他基于国际和国内对社会工作的典型定义的对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从"知变、适变、求变"三个方面和"点、线、面、体"四个层次讲述了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然后,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试图将社会工作专业建构为社会工作学,讲述了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科学到社会工作学转变的可能路径。最后,他对社会工作学提出了"科学、艺术、政治"的"新三角",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中国可从四个方面为建构社会工作学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
在讲座的提问讨论环节中,师生们积极踊跃参与讨论,何雪松教授针对提问一一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何老师的精彩演讲和回应,使师生们对社会工作学及其学科化建设的现状和可能路径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供稿:罗贵彬)。
 


上一条:华红琴副教授出席2019年澳门身心健康研讨会

下一条: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举办“R for Demography and IUSSP Workshop on Estimating Migration with R”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