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上午9:00,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的石峰教授,在上海大学E楼512室为社会学院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穿越时空的文化——历史人类学的本体论"。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佩国教授主持,马丹丹老师等十数名师生参加了研讨。
石峰教授首先介绍了大贯惠美子的学术思想。大贯惠美子以三个日本的典型案例来对全球化的观点来进行了回应:"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的天皇制度和日本的爱国主义以及世界主义。大贯惠美子用这三个例子来表明世界和地方在历史过程之中的互动。她贯彻的是一种外力论的理论路径,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外力看作是结构变化的动力。石峰教授举出两个中国经验的例子与之对话。一是王爱和提到的中国早期宇宙观的转变。二是华琛关于汉人亲属制度的在唐宋时期发生转变的考察。这两种转变显然并非是受到西方世界或者说是外力的影响。因而,石峰老师认为,大贯惠美子仍然没有脱出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论的窠臼,我们不应该将西方的影响扩大化和固定化。
在讲座后,石峰教授与在座的师生开展了热烈交流,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在结束时,社会学院张佩国教授做了总结性的发言,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