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作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其意义何在?通过冀南乡村梅花拳组织机制的研究会给我们展现怎样一幅“在乡”江湖的图景?作为深嵌于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这种话语形式和民俗实践在中国礼俗传统体系中如何进行诠释?围绕着独树一帜的问题意识和别具一格的田野调查,11月17日上午10点到12点,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在社会学院316室进行了题为“文武之道:近现代冀南乡村梅花拳的组织机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陈志勤副教授主持,人类学民俗学民俗研究所王立阳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常峻副教授、文学院梁奇副教授、石圆圆讲师以及在校硕博士生等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张士闪教授以冀南乡村梅花拳组织机制作为个案研究,通过“文武之道”、“秘密社会”、“组织框架”、“仪式构建”、“民俗实践”、“结语:中国社会中的自治与礼治”6个部分,阐明了中国文武之道背后的叙事逻辑,提出了他对中国社会中的自治与礼治的理解。张士闪教授首先从“文武之道”理念的存在和演变出发,阐明了作为问题意识的普遍性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并具体梳理了“秘密社会”在官方、民间以及江湖中的建构过程,从而确立了有关梅花拳研究的学术路径和研究方法,进而通过对冀南乡村梅花拳组织机制的个案分析,提出了自治即礼治的观点。
在冀南乡村梅花拳组织中,通过武场“练架”和文场“立架”,体现了文武一体的结构,还存在着“在拳”、“不在拳”等组织内部用语,展现了本土的知识形态。并通过“天地君亲师”的话语体系实现了家国同构,表面上梅花拳虽是在远离“正统”的边缘社会,但乡村精英们在农闲时期出于生存需要,积极建构“在乡”的江湖。又因为黄河一带的土地贫瘠、产权不明晰、人口流动频繁等原因,人称“梅花拳跟着黄河走”。这些深嵌于乡村日常生活之中的话语体系和民俗实践,成为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礼俗传统的一部分。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张士闪教授具体回应了师生们提出的有关社会治理、作为梅花拳人的农民的双重身份、城市梅花拳、梅花拳村落的土地利用、作为身体感知习得的“民俗知”等问题,让与会者感受到具有研究者和行为者双重身份的学者,对待研究和调查的学术水准和严谨姿态。(高梦芬、王晨供稿;高梦芬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