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通讯: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变迁

创建时间:  2012-06-11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2012年6月4日下午,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视频会议中心(B417)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变迁”的学术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作报告。讲座由肖瑛教授主持,张海东教授、甄志宏副教授等以及部分本科硕博研究生们都到场参与。

在将近1个半小时的讲演中,刘少杰教授首先从国际国内的社会局势切入,用大量数据材料生动地说明了全球网络化时代来临以及中国网络社会迅速崛起这一现实。在把社会本质界定为交往的前提下,刘少杰教授提出网络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缺场的真实社会,并从交往形式的改变、传递经验的地位提升、社会认同的力量彰显、权力结构重组四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社会崛起所带来的一种更深刻的社会转型。同时,网络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新形态,蕴含着强大的社会力量,其崛起将同时引起人文科学研究方式的变革。

报告结束后,在场老师和同学纷纷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从玉飞同学提出对所谓的网络时代是否到来,以及刘老师所说的网络社会是否已是社会事实存在疑问。廖文凯同学认为刘老师的报告过于强调网络发展的正面影响,但实际上对于网络时代的负面后果也要考虑,网络时代的发展是好是坏尚待检验。刘老师对于同学们的问题表示很感兴趣,并一一作了回应。甄志宏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这一研究问题立足于社会的交往本质,分析了网络技术发挥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作用,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值得青年学者和学生去进行更多研究。

最后,肖瑛老师作了总结并高度评价刘老师提出的网络社会是缺场的真实社会这一概念,认为该说法相比之前所说的虚拟社会更恰当地指出了当前网络技术对于社会及其的影响作用,在这一分析概念的指导下,学者们能够对当今社会变迁作出更深刻的解释,进而带动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的发展。(供稿:易茜)


上一条:学术通讯:“共有地”的制度发明&生成“公共喜剧”的传统力量

下一条:学术通讯:“收入动态跟踪调查”的未来研究趋势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通讯: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变迁

创建时间:  2012-06-11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2012年6月4日下午,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视频会议中心(B417)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变迁”的学术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刘少杰教授作报告。讲座由肖瑛教授主持,张海东教授、甄志宏副教授等以及部分本科硕博研究生们都到场参与。

在将近1个半小时的讲演中,刘少杰教授首先从国际国内的社会局势切入,用大量数据材料生动地说明了全球网络化时代来临以及中国网络社会迅速崛起这一现实。在把社会本质界定为交往的前提下,刘少杰教授提出网络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缺场的真实社会,并从交往形式的改变、传递经验的地位提升、社会认同的力量彰显、权力结构重组四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社会崛起所带来的一种更深刻的社会转型。同时,网络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新形态,蕴含着强大的社会力量,其崛起将同时引起人文科学研究方式的变革。

报告结束后,在场老师和同学纷纷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从玉飞同学提出对所谓的网络时代是否到来,以及刘老师所说的网络社会是否已是社会事实存在疑问。廖文凯同学认为刘老师的报告过于强调网络发展的正面影响,但实际上对于网络时代的负面后果也要考虑,网络时代的发展是好是坏尚待检验。刘老师对于同学们的问题表示很感兴趣,并一一作了回应。甄志宏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这一研究问题立足于社会的交往本质,分析了网络技术发挥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作用,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值得青年学者和学生去进行更多研究。

最后,肖瑛老师作了总结并高度评价刘老师提出的网络社会是缺场的真实社会这一概念,认为该说法相比之前所说的虚拟社会更恰当地指出了当前网络技术对于社会及其的影响作用,在这一分析概念的指导下,学者们能够对当今社会变迁作出更深刻的解释,进而带动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的发展。(供稿:易茜)


上一条:学术通讯:“共有地”的制度发明&生成“公共喜剧”的传统力量

下一条:学术通讯:“收入动态跟踪调查”的未来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