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费孝通学术论坛”之“博士生论坛”第2期在社会学-E研究院会议室举行,社会学系张琼博士候选人在此进行了题为《从“外来妹”到“外来媳”: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生命历程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陆小聪教授主持了此次预答辩,并与刘玉照、华红琴和马丹丹老师共同担任了评议人。
张琼博士的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在城市生活身份转化后的“外来媳”群体,报告开篇提出了三个问题,即不同阶段面临的城市适应问题是什么?经历什么样的城市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了什么样的行动策略?提出流动人口的城市化困境“候鸟式的往返”。由此以上海一个棚户区调查为个案并辅之全球化脉络中的婚姻移民和移民适应的相关研究来展开主题的论述,以生命历程理论为铺垫从流动-初期城市适应、落地-城市适应的婚姻策略和生根-多层面城市适应三个方面来探讨婚姻移民城市适应的生命历程。从而得出这样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与一般移民相比具有差异性与复杂性、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的简要结论,引发了“三重累积劣势”等的思考。
在报告会上,众位老师在认可的前提下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陆小聪教授提出要区别外来媳丈夫的身份,取得上海户口的外地人和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是不同的。外来媳到底是指的那一类人群,是否是外来媳的总体性研究值得商榷。回到题目上,该题目对“城市适应“这个概念没有界定清楚,可否有比较操作性的定义?刘玉照副教授指出应当注意判断差异性的区分,高低中差是否有量化的分析。外来媳的问题究竟是自身的问题还是经济地位低的生活状况问题要分清楚。评议人均认识到分析概括的程度不够,作者所得出的三个结论没有回应城市适应问题是什么,究竟该婚姻移民的特殊问题、特殊策略是什么,哪怕将”三重累积劣势“这个关键概念提升为理论主线。华红琴老师指出要突出主体的动力和行动的策略,以及心理适应过程的连续性或戏剧性变化,但似乎纵向的脉络不够突出,并建议能否就适应程度增加定量指标或可测量度,鉴于作者采用的“半结构访谈”方法等定性研究。马丹丹博士指出上海于20世纪初第一波移民潮之“中国女工”群体就已交叠了“外来妹和外来媳”的双重角色或张琼所说的“生命历程”,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角度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驯服的中国女工身体与阶级苦痛、罢工维权斗争的关联性联系起来,拉开历史的主线,从“中国女工”的背景评论“外来妹到外来媳”该主题相反相成的主体吊诡和拓展“弱势群体”的内涵之必要。这些建议也引起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在座研究生就阶级意识与生命历程之间的涵盖提出了质疑,对个案研究的代表性提出质疑,并为论文完善“献计献策”。张琼博士候选人谦虚地听取了师生的意见,并适合地作了回应。报告会气氛融洽且热烈,报告、评议和讨论都非常精彩,无疑是会引发多角度思考并带来多方面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