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动态 - 正文

知学研悟、躬耕而群学达 |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一周“系列活动

创建时间:  2021-07-12  回胜男   浏览次数:   返回

7月8日上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肖瑛老师就“观念与经验之间——社会学思维的养成”这一主题,给社会学院2020级新生们开展讲座。肖瑛老师首先提出了“社会学思维能给你什么?”这个问题,并叮嘱同学们学习社会学需要具备的四个品质。第一,是开阔豁达的胸襟;第二,是敏感又悲天悯人的心;第三,是冷静、清明的大脑;第四,是勇于实践的毅力和勇气。肖瑛老师教导同学们,每天收获几两,虽然在秤上看不出,但不坚持,就会什么都得不到。

肖瑛老师就“社会学是怎么思维的?以及“如何养成社会学的思维?”这两个问题,向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肖老师认为社会学的思维有三个特质。它是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历史感和经验感。而养成社会学思维需要同学们不讨厌理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和实践、推己及人的自我反思、读书无禁区和学无止境。

讲座最后,肖老师建议同学们主动出击,寻求老师们的建议和帮助,参与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和学术活动以及参与五花八门的调查。肖老师演讲风趣幽默,用自己和学生们的一些有意思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关于社会学学习的经验,给予同学们丰富的社会学学习的指导和建议,让很多刚进入社会学院的同学对社会学学习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社会学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学们也从肖瑛老师的讲座中,感受到他对社会学院的新同学们的关心与期望,以及社会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下午,社会学院张天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社会工作的研究——以精神健康为例”的主题讲座。张天明老师以一段演讲视频为引,将社会工作者比作具有超能力的人,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辅以实例的讲解,老师向我们说明了社会工作研究是以理解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个体的行为和评估一项政策或干预是否有效为研究议题,以“证据为本”为原则,定位实践而开展的研究。

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后,老师以精神健康为例,具体介绍了怎么开展社会工作研究,包括社会工作者角色和服务对象。介绍了精神健康和精神障碍的定义后,老师不仅就“阿明的故事”让同学畅谈感受,还播放视频《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让同学们在互动中明白,社工的服务对象除了患者外还有家属,同时需要提前意识到患者精神健康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药物治疗,负责患者恢复后对社会和群体的回归,并同他们一起对抗社会歧视与污名。

紧接着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讨了“媒体与精神障碍”和“精神障碍污名”的重要议题。老师通过让同学们现场自行搜索精神障碍并分享感受,以及展示经典的新闻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媒体对于产生并深化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的影响。又通过当场收集以对精神障碍的看法为名的问卷,了解同学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看法,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精神污名,以及污名发生的过程。在观看了有关精神障碍康复患者的视频后,同学们在畅谈感受时,明显改变了看法和观点。借着同学们的更深一步理解,老师介绍了影像发声,真人图书馆照片,启发式访谈等去污名化的方法,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活动的最后,老师推荐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表达了希望同学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研究能继续下去的美好愿景。

两场讲座,不仅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为之感到自豪,也让所有分流进入社会学院的同学们有了新的思考视角和社会认知,为社会一周系列活动的理论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供稿人:陆静怡、杨舒婷


上一条:读书会:微光汇聚,便是星河 |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一周”系列活动

下一条:捧卷书半生,共行社院路 |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一周”系列活动

首页 - 学生动态 - 正文

知学研悟、躬耕而群学达 |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一周“系列活动

创建时间:  2021-07-12  回胜男   浏览次数:   返回

7月8日上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肖瑛老师就“观念与经验之间——社会学思维的养成”这一主题,给社会学院2020级新生们开展讲座。肖瑛老师首先提出了“社会学思维能给你什么?”这个问题,并叮嘱同学们学习社会学需要具备的四个品质。第一,是开阔豁达的胸襟;第二,是敏感又悲天悯人的心;第三,是冷静、清明的大脑;第四,是勇于实践的毅力和勇气。肖瑛老师教导同学们,每天收获几两,虽然在秤上看不出,但不坚持,就会什么都得不到。

肖瑛老师就“社会学是怎么思维的?以及“如何养成社会学的思维?”这两个问题,向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肖老师认为社会学的思维有三个特质。它是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历史感和经验感。而养成社会学思维需要同学们不讨厌理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和实践、推己及人的自我反思、读书无禁区和学无止境。

讲座最后,肖老师建议同学们主动出击,寻求老师们的建议和帮助,参与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和学术活动以及参与五花八门的调查。肖老师演讲风趣幽默,用自己和学生们的一些有意思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关于社会学学习的经验,给予同学们丰富的社会学学习的指导和建议,让很多刚进入社会学院的同学对社会学学习方法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社会学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同学们也从肖瑛老师的讲座中,感受到他对社会学院的新同学们的关心与期望,以及社会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下午,社会学院张天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社会工作的研究——以精神健康为例”的主题讲座。张天明老师以一段演讲视频为引,将社会工作者比作具有超能力的人,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辅以实例的讲解,老师向我们说明了社会工作研究是以理解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个体的行为和评估一项政策或干预是否有效为研究议题,以“证据为本”为原则,定位实践而开展的研究。

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后,老师以精神健康为例,具体介绍了怎么开展社会工作研究,包括社会工作者角色和服务对象。介绍了精神健康和精神障碍的定义后,老师不仅就“阿明的故事”让同学畅谈感受,还播放视频《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让同学们在互动中明白,社工的服务对象除了患者外还有家属,同时需要提前意识到患者精神健康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药物治疗,负责患者恢复后对社会和群体的回归,并同他们一起对抗社会歧视与污名。

紧接着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讨了“媒体与精神障碍”和“精神障碍污名”的重要议题。老师通过让同学们现场自行搜索精神障碍并分享感受,以及展示经典的新闻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媒体对于产生并深化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的影响。又通过当场收集以对精神障碍的看法为名的问卷,了解同学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看法,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精神污名,以及污名发生的过程。在观看了有关精神障碍康复患者的视频后,同学们在畅谈感受时,明显改变了看法和观点。借着同学们的更深一步理解,老师介绍了影像发声,真人图书馆照片,启发式访谈等去污名化的方法,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活动的最后,老师推荐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表达了希望同学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研究能继续下去的美好愿景。

两场讲座,不仅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为之感到自豪,也让所有分流进入社会学院的同学们有了新的思考视角和社会认知,为社会一周系列活动的理论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供稿人:陆静怡、杨舒婷


上一条:读书会:微光汇聚,便是星河 |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一周”系列活动

下一条:捧卷书半生,共行社院路 | 社会学院2020级“社会一周”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