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春(Huang Xiaochun),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先后获得本科(1998—2002)、硕士(2002—2005)、博士学位(2005—2008),并于2008年7月留校任教。入选上海市晨光(2008)、曙光学者(2015)、上海社科新人(2018)、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21)、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23)。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THE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开展合作访问研究。
长期聚焦当代中国基层治理转型问题,尤其关注基层政府的行为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特征。近年来围绕这些专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Huang Xiaochun serves as a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at Shanghai University and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His main area of research is on local governance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civil society development in urban China, focusing on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s. He received his BA, MA, and PhD in sociology from Shanghai University. He is selected as the Young Changjiang Scholar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cause of his academic contribution in organizational sociology and urban governance in China. One of Huang's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is a study of the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government.
联系方式:hxiaochunworkgroup@126.com
一、主要学术发表
1、黄晓春:《党建引领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以上海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历史进程为例,揭示党建引领的整体制度内涵,发现其蕴含了跨组织协调、为流动社会搭建治理网络、推动治理共同体成长三个维度的制度要素。这些制度要素借助于党建的政治引领、激励驱动、网络整合机制有效应对了治理转型中诸多深层挑战。立足于治理转型的历史进程,党建引领对于推动服务型政府改革、引领中国社会公共性有序发展、实现治理网络全覆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中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新路径。
2、黄晓春、周黎安:《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论文注意到近年来中国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间的微妙联系,通过长期田野观察揭示了“行政借道社会”的基层治理复杂现象,即:当基层行政部门面临更多自上而下约束条件时,会通过发展“社会”组织的方式灵活解决体制内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论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被《社会科学文摘》转引。
3、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论文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勾勒了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实践制度环境”,并讨论了社会领域较为独特的“模糊发包”政策执行机制与后果。该文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五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入选上海市社联年度十大推介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转载)。论文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哲社论文一等奖(2014年)。
5、黄晓春、嵇欣:《非协同治理与策略性应对:中国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6期。首次提出不能以一种“整体图式”来理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微观制度环境,深入观察了“条”、“块”、“党群”部门在面对社会组织时所持的不同制度逻辑,并讨论了这种碎片化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自主性发展所产生的复杂影响。
6、黄晓春:《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 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1期。回到经典理论视角,重新梳理了社会组织发展在中观维度所依赖的制度条件,并对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实际制度环境进行了考察,从而回到一种总体性理论视域来分析今日中国社会力量成长面临的深层问题。论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
7、黄晓春、周黎安:《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社会》2019年第5期。聚焦近年来在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前沿发生的制度性变革,即基层政府的职能重心从传统的发展经济转向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领域,使得上级政府对其治理绩效难以清晰衡量,而更依赖于“印象政绩”的评估与考核。在此条件下,基层治理场域出现了一种上级“条条”部门与下级“块块”“结对竞赛”的新机制。“结对竞赛”有助于条块部门之间紧密合作,携手实现治理创新,克服以前的条块分割问题,以便向上级发送政绩信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向激励,导致过度创新和成功的创新经验难以扩散到竞争性地区等问题。论文发表后迅速被多个知名公众号转载,在国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8、黄晓春:《技术治理的运作机制研究:以上海市L街道一门式电子政务中心为案例》,《社会》2010年第4期。深入观察了新一代ICT信息技术在基层政府部门应用的复杂组织过程,以一种制度主义视角对新技术与中国政府既有制度结构间的互动机制展开观察,揭示了政务领域技术应用背后的政治过程。论文同时收载于周雪光、刘世定、折晓叶主编:《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专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9、黄晓春:《技术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关于中国城市治理信息化的制度分析》,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引入国内组织研究前沿领域的制度分析思路,分析了技术治理的条件、约束以及与既有政府运行模式之间的深层互动机理。进而在更深层次讨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技术治理的发展问题。
10、黄晓春:《当代中国治理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11、黄晓春、嵇欣:《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的深层挑战——一个组织学视角的分析》,《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
12、黄晓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逻辑与制度效应》,《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13、黄晓春:《当前城市基层政府改革的深层挑战——基于机制分析的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14、黄晓春、嵇欣:《技术治理的极限及其超越》,《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15、黄晓春、张东苏:《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组织:政策选择与发展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16、黄晓春:《中观层次:优化特大型城市的风险复合治理结构》,《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3期。
17、黄晓春:《理解中国的信息革命——驱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力量》,《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获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
18、黄晓春:《‘金融海啸’与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变”》,《社会》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
二、主要科研项目
1、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课题负责人。
2、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支持机制研究”(19BSH139),负责人。
3、上海市委办公厅委托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政策实践评估研究”,负责人。
4、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专项课题,“新时代上海社会治理创新研究”(2018-A-114-B),负责人。
5、2017年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当前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情况研究”,负责人。
6、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学理论范式创新研究”,子课题二“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与理论范式创新”,负责人。
7、201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本市社会治理创新中街道体制改革跟踪研究”(2016-A-045),负责人。
8、2015年民政部部级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2015MZR009-02)”,负责人。
9、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街道职能转型后社会组织参与遇到的新问题研究(2015-GR-31)”,负责人。
10、2014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当前上海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及其优化路径研究(14PJC049)”,负责人。
11、201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上海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调查(2013-D-18)”,负责人。
12、2012年上海市社科规划办系列课题,“上海推进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整体思路与基本路径(2012XAL021)”,负责人。
13、2011年上海市哲社特别委托课题,“从弥散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2011WSH001)”,负责人。
14、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城市社区技术治理的运作机制研究(10CSH042)”,负责人。
三、咨政启民工作
近年来,致力于运用学术研究的视角来推动高水平政策研究,为民政部、上海市委研究室、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民政局等实务和决策部门提供政策研究咨询。在其努力下,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近年来始终位列《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社会建设领域专业影响力”榜单前10位;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中心在68家国内典型智库中排名第45位,其中,网络资源指标R(Resources)第41位、智库网络传播能力指标S(Spread)第40位,智库网络交流能力指标C(Communication)第49位。
其承担的一些重点政策研究课题获相关政策部门好评,多篇要报获上海市委领导、民政部领导批示。作为学术部门专家全程参加了2014年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市委副书记应勇同志、市委副秘书长刘卫国同志召开的多次专家咨询会,为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的政策设计提供了资政建言。作为主要第三方评估专家,对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政策文件进行评估,主要研究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部分报刊媒体发文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黄晓春:《以党建引领上海社会治理创新》,《文汇报》2019年6月2日。
2、黄晓春:《深刻认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条件》,《中国民政》2018年第24期。
3、黄晓春:《从多维视角探寻国家治理的复杂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7日。
4、黄晓春等:《上海社会治理创新中街道体制改革研究》,《科学发展》2017年第12期。
5、黄晓春:《党建引领治理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9日。
6、黄晓春:《从战略层面重视治理转型的微观机制》,《文汇报》2015年4月1日。
7、黄晓春:《直面当代中国治理转型的瓶颈》,《文汇报》2015年1月7日。
8、黄晓春:《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起点与方向》,《文汇报》2014年5月8日。
9、黄晓春:《社会体制建设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9日。
10、黄晓春:《重视社会组织“生态系统”的建设》,《文汇报》2010年7月3日。
11、黄晓春:《重视民间组织发育的制度环境》,《文汇报》2010年1月12日。
四、获奖情况
1、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年。
2、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类一等奖),2018年。
3、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论文类一等奖),2018年。
4、获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第五届“社会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
5、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
6、 入选上海“曙光学者”,2015年。
7、作为论文合作者,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15年。
8、作为论文合作者,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4年。
9、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2014年。
10、作为合著者,获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12年。
11、获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12、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2010年。
13、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2008年。
五、主要社会兼职
1、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
2、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
3、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
4、教育部名刊《社会》杂志执行主编。
5、上海首批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
6、民政部第二、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7、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8、 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
9、“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Workgroup召集人与组织者。该研究群组织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等知名研究机构的研究者每年定期围绕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开展研讨。
10、《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