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我和上大社院的人生故事——梁波

创建时间:  2020-10-01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今年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成立40周年,是值得每一个院友衷心祝贺和深刻铭记的大事。应社院沈艺书记的邀请,我思忖良久,写了这篇回忆的小文。此时,我正坐在办公桌前。背后的窗外,不时地传来鸟儿的啼声,也能闻到桂子的馨香。斯情斯景,很容易让人产生时空上的错觉。穿过记忆的重重薄雾,飞越时间的重重关山,我俨然回到了16年前的青年岁月。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启了与上海大学社会学的命定之缘。其间的故事也已成为我心底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一、离别新安雨,遇见泮池星与月


进入社院学习之前,我只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财务部的一名小会计,每天都是和报表、数字打交道。尽管建德的山山水水,足以迷倒古代的诗人墨客,但是在那样每天重复的工作中,我的内心却莫名地产生伤感。很多次站在办公楼的老旧阳台上,都能欣赏到新安江的雾雨茫茫,但我总是认为我不应该只属于这座杭州西部的美丽小城。知道单位一些同事在偷偷地考研,于是我也想努力实现自己当年大学毕业时没有勇气实现的梦想。当然,选择报考上大社会学,实在是一种缘分和巧合。从同事那里借来一本旧的考研报考指南,里面有各个学校的介绍。我说:我翻到哪页,就报考哪页上的学校吧。很好玩,一翻翻到的就是上海大学。于是,没有做更多的了解,我也就决定报考上大的社会学。2003年8月,我辞掉了工作,在公司旁边的农户家里租了一间仅有一桌、一床的小房间,开始了白天黑夜倒悬的考研备考。在付出了超人的辛苦之后,我如愿地考上了上大社会学的硕士研究生。我的人生命运也由此开始了巨大的改变。

在上大社院,我遇到了最好的导师。开学伊始,我发现很多同学居然都早已联系好了导师,而我却啥也不知道。算了,还是导师见面会后再去找导师吧,总归会有导师要我的吧。当时就这样想了。后来的导师见面会上,我一下就“盯上”了刘玉照老师。就觉得这个老师瘦瘦的,似乎也和我差不多,不是很在意外在形象,他人很年轻,应该会有很多时间带我们。所以,玉照老师就是我当时唯一联系的导师。会后我直接跑到他办公室,希望他能收我做他的学生。有意思的是,在选玉照老师做导师的事上,直到现在还存在一个小故事。也就是同门冯猛和我到底谁才是玉照老师的“大徒弟”,始终存在争议。我们俩“争”了好多年了,现在也没搞清楚,玉照老师也不明说。

玉照老师真的是一个好导师,学生的什么缺点、不足,他都能包容,永远都是给予鼓励。他自己有什么学术的思考也会找我和冯猛来讨论。其实,很多时候,我压根也没有听明白他到底讲了什么问题,但也得表达一下自己非常混乱的看法。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没听明白他到底讲了什么,可能的原因一是我的知识储备不够,不能理解他表达的问题;二是(后来我发现)玉照老师有个特点:语言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都很快,而且两个速度总在相互超越。在生活中,玉照老师给我的帮助那真是太多了,这些帮助甚至超出了我的家人所给予的。这里要说的是后来我在社院读博时候的事。当时,李友梅老师和玉照老师已经帮我联系好杜克大学的高柏教授,推荐我去高老师那里联合培养一年。但是,去杜克访学是需要一笔数额不小的生活费用证明的。留学基金委给的资助还不够。我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来做存款证明。所以,申请出国的事我也就打算放弃。玉照老师问我为什么,我就把心中的顾虑和他说了。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让我到他办公室去找他。他居然用他的电脑包背了一包的钱(人民币5.5万),让我拿去开个账户作存款证明。这事让我感动了好多年。前两天和玉照老师聊到这事,他说:还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了?!其实,玉照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帮助人的事总会有意的忘记,学生的困难总是记在心底。

李友梅老师是我在上大遇到的另一位要深深感恩的好导师。大约是2006年的时候,我还是玉照老师门下的硕士生。但那个时候,张军、冯猛和我会积极参与一些课题研究,整理一些调查的材料和文献。一个冬天,我们仨应该是在E研究院办公室整理材料吧。李老师看到我们,可能觉得我们穿的比朴素单薄,会冻着。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悄悄地委托院办的顾跃英老师(一位很好、很和蔼的老师)帮我们分别购买了一件能足够御寒的呢绒外套。衣服尽管有点大,但这种被老师给予的关怀确实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李老师那么忙,也是学校的领导,会以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方式,来关心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让我们深深地体味到了上大社院的温暖。2007年,我幸运地成为李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我才更进一步地了解李老师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感受到老师对上大社会学发展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她个人的学术追求与人格实践深刻地影响到了我。李老师是直接受到费孝通和钱伟长两位大家影响的社会学家。所以,每次她找我们讨论一些新想法、新议题的时候,总是会强调我们的学习要能够跳出陈旧知识的束缚,要善于观察社会的变化,善于提出问题,要把自己的研究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李老师经常和我们说,要做费老那样的社会学。也记得李老师在社院的新生见面会上曾说过这样的话: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你们来上大社会学读书,不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你们是要成为承担起时代责任的精英。后来,我也经常借用这句话来鼓励我的学生,希望他们也能够有远大的理想和对社会的情怀。

在社院,我还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同学。特别是04级的硕士同学中,有好多同学都很聪明、勤奋、真诚、朴实,大家都愿意把人生中美好的一段时光用于读书学习。记得当年,杜洪芳、关艳芳、杨辉英、周丽、赵婷婷、李鸽、张军、冯猛,还有我,大致固定有这些同学吧,组织了我们自己的读书会。同学间的这些交流,既谈学术,也谈情怀,现在想来美好极了。尤其是张军、冯猛和我,咱们三人的关系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硕士毕业后,张军和我继续在上大社院读博士,冯猛则到了北大,跟着刘世定老师读博)。今天,在上海高校的人文社科界,有一个很有活力的小学术沙龙“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青年沙龙”,就是2014年左右由咱们出主意发展出来的,充分展现了咱们上大社院同学的深厚情谊和说干就干的行动能力。

总的来说,到上大社院读书,是一段充满了理想、奋斗、激情和浪漫的美好时光。还记得当年硕士同学毕业的时候,一次喝酒我有些微醉了,半夜躺在宿舍,瞬间写出一段《临别题记》的小语,用以表达对当时同学们青春激扬的美好留恋:“遥想柳永当年,都门帐饮。虽少年风流,却因离别恨苦,闻三两点寒蝉,酒食无味,凄切满目。今我辈同学,欣然为聚。临别之时,亦有怅惘。然吾希诸君,执杯痛饮。莫辜负了那和风晓月,红花翠柳;兼青春有幸,泮溪结缘,宜惜取良时,共享欢愉。适值别离,举酒再祝:诸君皆乘风得月。或有青云平步者,或有恬淡自得者,或有风云激荡者,或有田园悠游者。明日今朝,山远水长,春秋四季,各处一方。同学中,或有游学欧陆者,或有负笈京城者,或有滞守沪上者,或有回乡举业者。江山之大,韶华正好,期各有所成。终不负父母之切盼,师长之教诲,友朋之砥砺,自我之夙愿。举杯三祝:别离无恨,再聚有期。同学永谊,便作好梦长相忆。”

二、更上层楼望,同游都是高尚客

2010年博士毕业后,我很幸运地成为社院的一名青椒。这一次,社院再次拥抱了我,让我能够有机会在这里继续成长,并和诸多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老师一起成为并肩战斗的同事和好友。于我而言,这是未曾想象的巨大光荣。然而,作为社院自己培养的土博士,和其他比我优秀不知道多少倍的同事在一起工作,我其实一直心存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许源于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客观评估,或许源于要为自己争口气、证明自己、不让培养我的老师失望的内心誓言。所以,我比博士期间更加努力、更加投入。

在社院工作期间,我得到了李友梅老师、刘玉照老师两位导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能够有效地减轻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其他一些可敬可爱的同事,也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帮助和支持。金桥老师是我在社院工作时,在一个办公室相处时间最多的老师。他是高我几届的师兄,但年龄比我小,还据说是社院老师中的第一代年轻帅哥。金桥老师我们都称呼他为桥哥,他为人非常的和善、友好,是一个不会拒绝人的好人。我们在一个办公室,经常交流,也经常蹭他的车去东区食堂吃饭。我们俩在社院的出身比较相似,也有相似的家庭压力,所以,总是能够很自然和坦然的交流。我们俩曾经多次合作,参与课题调研、写调研报告,经常能够奋战在诸多熬人的科研战斗的“一线”。那个时候,金桥的头发白的很多,我还提醒他别太累着了。没想到,没过几年,我的头发也白了很多了。或许,越来越难的科研和越来越快的时间流逝对于我们这样的青椒而言,是夺走我们青春年华的最厉害武器。

在我看来,社院应该是上海大学最有魅力和向心力的一个学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院有一群非常优秀的同事。他们的学问可以做的很牛,同时,在个人修为上真是做到了很高程度的行为世范。我曾经对从老区大学保研到上大社院的学生说:上大社院不是你们见识过的那种庸俗的学术机构,而是一个真心培养学生、培育人才的地方。在社院的同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举办读书会。这种读书会是带领学生真读书、真思考、真辩论,而不是为了拍照片做形象工程。我所知道的刘玉照老师、肖瑛老师、孙秀林老师、盛智明老师、金桥老师、严俊老师、贾文娟老师,还有后来加盟的纪莺莺老师、李荣山老师等老师的读书会,都是很考验学生的。但是,能从这些读书会里面“爬”出来的同学,一定都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我眼中,社院的同事都是很真很醇的朋友。我们一些相对年轻的青椒们(当然,还有一些始终能保持年轻状态的资深教授们)经常会在一起交流各种有关学问的议题,即便是午后阳光下休闲散步时,很多时候聊的还是学问的东西。我确实很少听到同事们聊一些庸俗的比如房子、车子、票子的事情。所以,和这群优秀的同事在一起,我似乎也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审美。也正如孙秀林老师经常一本正经地说:“要有灵魂”。

三、孤身在天涯,梦里归心总不灭

52716


2016年,因为个人诸多的原因,我不得不选择从上大社院离职,进入到老区大学工作。时间很快,离开社院已经有四年整了。但是,我并没有割断和社院的友好联系。更准确地说,是社院的老师和同事依然对我很关心、很照顾,感觉他们从来就没有把我当成离开了许久的老院友、旧同事。有一次,从老区大学保研过去的学生告诉我,她上徐冰老师的课,徐老师和她说,波哥还是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荣山老师在嘉定校区给2020级研究生上课,遇到了一些不顺心,但他说见到了波哥的学生,心里感觉舒服多了。这真是让我这个孤身“飘零”的上大社院人,感受到了温暖和浓浓的情谊。所以,我竟然有很多次都会梦见,再次回到社院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喝红茶,梦见一起出游等。有时候,我也觉得奇怪,怎么会和社院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有如此割舍不断的联系?如果真要寻找答案,这也许就是我个人的人生福气,这种福气是上大社院给我的。


作者简介:梁波,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04-2010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2010-2016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师。



上一条:庆祝“不惑”,感念师恩——金桥

下一条:母校·花语——献给上大社会学四十周年|程峰


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我和上大社院的人生故事——梁波

创建时间:  2020-10-01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今年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成立40周年,是值得每一个院友衷心祝贺和深刻铭记的大事。应社院沈艺书记的邀请,我思忖良久,写了这篇回忆的小文。此时,我正坐在办公桌前。背后的窗外,不时地传来鸟儿的啼声,也能闻到桂子的馨香。斯情斯景,很容易让人产生时空上的错觉。穿过记忆的重重薄雾,飞越时间的重重关山,我俨然回到了16年前的青年岁月。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启了与上海大学社会学的命定之缘。其间的故事也已成为我心底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一、离别新安雨,遇见泮池星与月


进入社院学习之前,我只是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财务部的一名小会计,每天都是和报表、数字打交道。尽管建德的山山水水,足以迷倒古代的诗人墨客,但是在那样每天重复的工作中,我的内心却莫名地产生伤感。很多次站在办公楼的老旧阳台上,都能欣赏到新安江的雾雨茫茫,但我总是认为我不应该只属于这座杭州西部的美丽小城。知道单位一些同事在偷偷地考研,于是我也想努力实现自己当年大学毕业时没有勇气实现的梦想。当然,选择报考上大社会学,实在是一种缘分和巧合。从同事那里借来一本旧的考研报考指南,里面有各个学校的介绍。我说:我翻到哪页,就报考哪页上的学校吧。很好玩,一翻翻到的就是上海大学。于是,没有做更多的了解,我也就决定报考上大的社会学。2003年8月,我辞掉了工作,在公司旁边的农户家里租了一间仅有一桌、一床的小房间,开始了白天黑夜倒悬的考研备考。在付出了超人的辛苦之后,我如愿地考上了上大社会学的硕士研究生。我的人生命运也由此开始了巨大的改变。

在上大社院,我遇到了最好的导师。开学伊始,我发现很多同学居然都早已联系好了导师,而我却啥也不知道。算了,还是导师见面会后再去找导师吧,总归会有导师要我的吧。当时就这样想了。后来的导师见面会上,我一下就“盯上”了刘玉照老师。就觉得这个老师瘦瘦的,似乎也和我差不多,不是很在意外在形象,他人很年轻,应该会有很多时间带我们。所以,玉照老师就是我当时唯一联系的导师。会后我直接跑到他办公室,希望他能收我做他的学生。有意思的是,在选玉照老师做导师的事上,直到现在还存在一个小故事。也就是同门冯猛和我到底谁才是玉照老师的“大徒弟”,始终存在争议。我们俩“争”了好多年了,现在也没搞清楚,玉照老师也不明说。

玉照老师真的是一个好导师,学生的什么缺点、不足,他都能包容,永远都是给予鼓励。他自己有什么学术的思考也会找我和冯猛来讨论。其实,很多时候,我压根也没有听明白他到底讲了什么问题,但也得表达一下自己非常混乱的看法。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没听明白他到底讲了什么,可能的原因一是我的知识储备不够,不能理解他表达的问题;二是(后来我发现)玉照老师有个特点:语言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都很快,而且两个速度总在相互超越。在生活中,玉照老师给我的帮助那真是太多了,这些帮助甚至超出了我的家人所给予的。这里要说的是后来我在社院读博时候的事。当时,李友梅老师和玉照老师已经帮我联系好杜克大学的高柏教授,推荐我去高老师那里联合培养一年。但是,去杜克访学是需要一笔数额不小的生活费用证明的。留学基金委给的资助还不够。我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来做存款证明。所以,申请出国的事我也就打算放弃。玉照老师问我为什么,我就把心中的顾虑和他说了。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让我到他办公室去找他。他居然用他的电脑包背了一包的钱(人民币5.5万),让我拿去开个账户作存款证明。这事让我感动了好多年。前两天和玉照老师聊到这事,他说:还有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了?!其实,玉照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帮助人的事总会有意的忘记,学生的困难总是记在心底。

李友梅老师是我在上大遇到的另一位要深深感恩的好导师。大约是2006年的时候,我还是玉照老师门下的硕士生。但那个时候,张军、冯猛和我会积极参与一些课题研究,整理一些调查的材料和文献。一个冬天,我们仨应该是在E研究院办公室整理材料吧。李老师看到我们,可能觉得我们穿的比朴素单薄,会冻着。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悄悄地委托院办的顾跃英老师(一位很好、很和蔼的老师)帮我们分别购买了一件能足够御寒的呢绒外套。衣服尽管有点大,但这种被老师给予的关怀确实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李老师那么忙,也是学校的领导,会以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方式,来关心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让我们深深地体味到了上大社院的温暖。2007年,我幸运地成为李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我才更进一步地了解李老师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感受到老师对上大社会学发展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她个人的学术追求与人格实践深刻地影响到了我。李老师是直接受到费孝通和钱伟长两位大家影响的社会学家。所以,每次她找我们讨论一些新想法、新议题的时候,总是会强调我们的学习要能够跳出陈旧知识的束缚,要善于观察社会的变化,善于提出问题,要把自己的研究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李老师经常和我们说,要做费老那样的社会学。也记得李老师在社院的新生见面会上曾说过这样的话: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你们来上大社会学读书,不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你们是要成为承担起时代责任的精英。后来,我也经常借用这句话来鼓励我的学生,希望他们也能够有远大的理想和对社会的情怀。

在社院,我还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同学。特别是04级的硕士同学中,有好多同学都很聪明、勤奋、真诚、朴实,大家都愿意把人生中美好的一段时光用于读书学习。记得当年,杜洪芳、关艳芳、杨辉英、周丽、赵婷婷、李鸽、张军、冯猛,还有我,大致固定有这些同学吧,组织了我们自己的读书会。同学间的这些交流,既谈学术,也谈情怀,现在想来美好极了。尤其是张军、冯猛和我,咱们三人的关系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硕士毕业后,张军和我继续在上大社院读博士,冯猛则到了北大,跟着刘世定老师读博)。今天,在上海高校的人文社科界,有一个很有活力的小学术沙龙“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青年沙龙”,就是2014年左右由咱们出主意发展出来的,充分展现了咱们上大社院同学的深厚情谊和说干就干的行动能力。

总的来说,到上大社院读书,是一段充满了理想、奋斗、激情和浪漫的美好时光。还记得当年硕士同学毕业的时候,一次喝酒我有些微醉了,半夜躺在宿舍,瞬间写出一段《临别题记》的小语,用以表达对当时同学们青春激扬的美好留恋:“遥想柳永当年,都门帐饮。虽少年风流,却因离别恨苦,闻三两点寒蝉,酒食无味,凄切满目。今我辈同学,欣然为聚。临别之时,亦有怅惘。然吾希诸君,执杯痛饮。莫辜负了那和风晓月,红花翠柳;兼青春有幸,泮溪结缘,宜惜取良时,共享欢愉。适值别离,举酒再祝:诸君皆乘风得月。或有青云平步者,或有恬淡自得者,或有风云激荡者,或有田园悠游者。明日今朝,山远水长,春秋四季,各处一方。同学中,或有游学欧陆者,或有负笈京城者,或有滞守沪上者,或有回乡举业者。江山之大,韶华正好,期各有所成。终不负父母之切盼,师长之教诲,友朋之砥砺,自我之夙愿。举杯三祝:别离无恨,再聚有期。同学永谊,便作好梦长相忆。”

二、更上层楼望,同游都是高尚客

2010年博士毕业后,我很幸运地成为社院的一名青椒。这一次,社院再次拥抱了我,让我能够有机会在这里继续成长,并和诸多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老师一起成为并肩战斗的同事和好友。于我而言,这是未曾想象的巨大光荣。然而,作为社院自己培养的土博士,和其他比我优秀不知道多少倍的同事在一起工作,我其实一直心存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许源于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客观评估,或许源于要为自己争口气、证明自己、不让培养我的老师失望的内心誓言。所以,我比博士期间更加努力、更加投入。

在社院工作期间,我得到了李友梅老师、刘玉照老师两位导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能够有效地减轻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同时,其他一些可敬可爱的同事,也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帮助和支持。金桥老师是我在社院工作时,在一个办公室相处时间最多的老师。他是高我几届的师兄,但年龄比我小,还据说是社院老师中的第一代年轻帅哥。金桥老师我们都称呼他为桥哥,他为人非常的和善、友好,是一个不会拒绝人的好人。我们在一个办公室,经常交流,也经常蹭他的车去东区食堂吃饭。我们俩在社院的出身比较相似,也有相似的家庭压力,所以,总是能够很自然和坦然的交流。我们俩曾经多次合作,参与课题调研、写调研报告,经常能够奋战在诸多熬人的科研战斗的“一线”。那个时候,金桥的头发白的很多,我还提醒他别太累着了。没想到,没过几年,我的头发也白了很多了。或许,越来越难的科研和越来越快的时间流逝对于我们这样的青椒而言,是夺走我们青春年华的最厉害武器。

在我看来,社院应该是上海大学最有魅力和向心力的一个学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院有一群非常优秀的同事。他们的学问可以做的很牛,同时,在个人修为上真是做到了很高程度的行为世范。我曾经对从老区大学保研到上大社院的学生说:上大社院不是你们见识过的那种庸俗的学术机构,而是一个真心培养学生、培育人才的地方。在社院的同事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举办读书会。这种读书会是带领学生真读书、真思考、真辩论,而不是为了拍照片做形象工程。我所知道的刘玉照老师、肖瑛老师、孙秀林老师、盛智明老师、金桥老师、严俊老师、贾文娟老师,还有后来加盟的纪莺莺老师、李荣山老师等老师的读书会,都是很考验学生的。但是,能从这些读书会里面“爬”出来的同学,一定都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我眼中,社院的同事都是很真很醇的朋友。我们一些相对年轻的青椒们(当然,还有一些始终能保持年轻状态的资深教授们)经常会在一起交流各种有关学问的议题,即便是午后阳光下休闲散步时,很多时候聊的还是学问的东西。我确实很少听到同事们聊一些庸俗的比如房子、车子、票子的事情。所以,和这群优秀的同事在一起,我似乎也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审美。也正如孙秀林老师经常一本正经地说:“要有灵魂”。

三、孤身在天涯,梦里归心总不灭

52716


2016年,因为个人诸多的原因,我不得不选择从上大社院离职,进入到老区大学工作。时间很快,离开社院已经有四年整了。但是,我并没有割断和社院的友好联系。更准确地说,是社院的老师和同事依然对我很关心、很照顾,感觉他们从来就没有把我当成离开了许久的老院友、旧同事。有一次,从老区大学保研过去的学生告诉我,她上徐冰老师的课,徐老师和她说,波哥还是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荣山老师在嘉定校区给2020级研究生上课,遇到了一些不顺心,但他说见到了波哥的学生,心里感觉舒服多了。这真是让我这个孤身“飘零”的上大社院人,感受到了温暖和浓浓的情谊。所以,我竟然有很多次都会梦见,再次回到社院和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喝红茶,梦见一起出游等。有时候,我也觉得奇怪,怎么会和社院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有如此割舍不断的联系?如果真要寻找答案,这也许就是我个人的人生福气,这种福气是上大社院给我的。


作者简介:梁波,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04-2010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2010-2016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师。



上一条:庆祝“不惑”,感念师恩——金桥

下一条:母校·花语——献给上大社会学四十周年|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