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05级社会学博士,现就职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青年理事。2005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2008年上海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清晨,在小侄女“祝姑姑生日快乐”的稚嫩留言中醒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有了光,房间立马变得明亮起来,又觉微风拂面,似乎龟背竹和白鹤芋的叶子也微微一动。今天,我40岁了,忆起前半生,似乎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求学时光就是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读书的那段岁月。
结缘上海大学
2003年,我在昆明读硕士研究生,尽管春城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但是当时师兄们考博的氛围很浓,而且那时允许二年级的研究生报考博士,有几个同门师兄就是二年级考上的博士,便成了我们的榜样。但是我因为之前没有学过高数,没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信息也不灵通,对博士生导师也不太了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朋友认为根据我的情况,可以试试考上海大学。于是,我就邮寄了报考材料等待初审。后来,等到上海大学研究生部的审核电话说,博士研究生的报考制度有改革调整,二年级的研究生不可以提前报考。但是研究生部的老师很热心,说,报考材料不用退回,第二年可以继续报考。研究生部老师的态度非常友善,对考生很关爱,也很为考生着想,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这个插曲也坚定了我第二年再考上海大学的决心。
在上海大学的美好青春
经过激烈的笔试复试筛选,我终于等到了上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2005年8月26日,我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报到,被编入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2005级秋季博士生班,正式开始了读博士的美好时光。
(一)上课家常,讲座大餐,外加留学自助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楼是按26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很有特色,住宿被安排住在O楼,上课大多被安排在A楼或C楼,报告多被安排在E研究院或J楼。可能是那时对国家课题不太敏感,只记得那几年听课特别多,听讲座很多。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名师很多,有时还会邀请海外名师来给我们上课,课也上的或生动有趣或引人深思或严肃认真。比如,张文宏老师上《社会网络分析》课时,会鼓励大家直接阅读英文原文文章,然后到课堂上来分析讨论,参考文献有几十篇,对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都一直很关注,信息量很大,内容很新。翁定军老师上《社会统计方法》,每一个操作命令都跟大家讲的很清楚,仇立平老师上《社会研究方法》,总是严肃认真,声音洪亮。张文宏老师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经常会在课堂上提问,很多人会悄悄祈祷自己不是“中奖”的那个,沈关宝老师上《国外社会学理论》,经常会结合本土化的案例来讲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普渡大学的赵善阳老师给我们上《内容分析》课程,教我们系统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听过吴晓刚老师讲《高级社会统计方法》,能把复杂的统计分析讲的深入浅出,清晰明白,肯定是真爱研究无疑。听过顾骏老师讲《社会学理论》,教我们从名著中理解原文原意,感受理论的魅力。听过朱学勤老师的历史课,中西贯通,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听过王晓明老师的文学课,博古通今,引人深思。哲学类的课程与英语课程,是大班上课,一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博士生会一起上课,期间既扩充了专业跨界讨论交流,大家还建立了很好的友谊。
讲座就更多了,上海大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浓厚,E研究院更是邀请了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给研究生们做过讲座,所谓“北有北大,南有上大”大抵就是这种学术氛围吧。李友梅教授的讲座会提醒我们,做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孙立平教授的讲座很关注社会逻辑,张敦福教授的讲座讲过消费社会学,很有前瞻性地举了团购的事例,启发大家去研究,可是同学们的研究成果搞出名堂的很少,但是商界人士却在十年后,做出来一个“拼多多”。李培林教授讲过中国的社会结构,刘精明教授给我们讲过教育分层,李银河教授讲过酷儿研究,谢宇教授的讲座通常会做一些国际比较研究,给人许多启发,边燕杰教授的讲座给我们介绍过社会资本和强弱关系的研究,还有一些美国学者、日本学者、韩国学者的讲座等等。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为研究生们拓展学习提供支持,2007年我有幸去北京大学密歇根学院参加了一期全英语统计课程培训。鼓励研究生们做科研,给研究生们设立了创新基金。是贺斌老师告诉我们政策,张文宏老师鼓励我去申请,正是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我才有幸得以在社区完成调查问卷的收集整理,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自2008年起,上大就开始了一项建设高水平大学,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导师张文宏老师鼓励我做研究要有视野,鼓励我申请试试,刘玉照老师也对我积极鼓励,要我主动联系,坚持研究。正是在老师们的支持与鼓励下,我才充满力量,开始申请,并有幸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成为上海大学与密歇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张文宏教授不但把我们“领进来”,还把我们“送出去”,这样的格局、视野是着眼于系统长期的人才培养管理的高瞻远瞩。时隔多年,我才深深地认识到,老师的点拨给予了我多么重要的帮助。
(二)身康体健,休闲娱乐,业余生活欢乐多
上课如同家常便饭,讲座好似小灶大餐,营养均衡,健康头脑。可年轻的学子除了学习,还喜欢吃喝玩乐,放松休闲。
校训石“自强不息”距离A楼很近,从A楼回O楼有两条路,一条路经过一些先贤雕塑,至今仍然记得那些先贤雕塑仙风道骨的模样,一条路沿泮池喷泉走,路边一侧杨柳依依,水波荡漾,一侧青草茵茵,绿意丛生。我们通常是早上上课时从先贤旁边走,下课后沿泮池回,边走边聊一些趣事。中途会到泮池观鱼或看看黑天鹅,也会想起许多有趣的传闻,比如“禁止游泳”的标牌了,“泮池的鱼”之类,现在想来仍然觉得很搞笑很可爱。
2005年到2008年那会儿,上海大学校内有四个餐厅,名字就很有趣,惹人喜爱。益新,尔美,山明,水秀,各个餐厅的餐食风格都不尽相同。益新比较大,一楼大堂比较宽敞,本科生多,就餐排队时间比较长,平时去的最多的是山明,因为距离宿舍楼O楼最近。其实,个人更喜欢尔美,距离运动场很近,尔美有小盘餐,菜做得看起来更为精致,罗宋汤很好喝。水秀也是大餐厅,有几次都是从A楼后门出来拐了许多小道才找到的“密林深处”,于我需要烧脑找路。
上大的运动场跑步很好,游泳馆也很好,还记得我们几个女生每到下午会相约一起去操场做锻炼,夕阳的余晖照在脸上,每个人脸上都似乎被贴了一层金光,记忆中,每个人都那么青春、健康、美好!
周末,若遇到同学们都在,又没事,就会几个好友聚一起跳跳三步四步或打打扑克、下下棋、唱唱歌、聊聊天、出去购物等等,有位同学迪斯科,霹雳舞跳的特别好,我们很佩服他,经常请他表演,业余生活还是很欢乐的。
社会学系永远是记忆中的灵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毕业都已经十几年了,系庆都40年了。可母校社会学系仍然一直像母亲和娘家一样为我们提供支持。校友会的老师们建立了“上海大学校友群”,还为毕业生们制作保留了读书时的学生证,并可以允许持证去图书馆阅览;社会学系的老师专门建立了“上大社院高校系友群”,有好的讲座信息会公开发布告知大家;《社会》杂志编辑部的编辑们也会把每期的精彩目录和内容电子版向大家公开,这些行为深深地维系着毕业生们与社会学系的归属与感情,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毕业生们的研究与视野,所谓“扶上马,送一程”说的就是上大社会学系对学子们的行为实践吧。
上大社会学系是我们记忆中的灵动,系里老师们的人格魅力、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深情厚谊,都让我们永远对母校对社会学系充满感恩!即使没有提起,也永远不会忘记!
祝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越办越好,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