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社会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费孝通学术思想”

创建时间:  2021-01-11  郑宏彩   浏览次数:   返回

2020年12月31日,教务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立项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课)结项验收工作,本次结项采取材料验收与现场微课教学展示两部分,根据专家意见,汪丹副教授领衔的“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评审结果为优秀。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团队:汪丹、李友梅、耿敬、张江华、黄志辉(中央民族大学)、孟苑(课程助研)、王子微(课程助研)。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自2019年12月立项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来,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课程建设。现已具备:一份新修订的凸显课程理念的教学大纲;一套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2个特色示范课堂;系列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视频微课;3次公开课;3篇高质量期刊文章;2篇学生课程论文获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的第三届“费孝通田野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01

课程介绍

汪丹老师自2015年主讲“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6年。授课对象主要为社会学院本科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200余人。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李友梅教授、耿敬教授、张江华教授等。

本课程获得“2020年度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案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领航课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大学课程视频资源建设重点课程”等称号。课程负责人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领航高校重点改革领航学院”课程思政教改团队核心骨干,“教育部第十一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骨干教师。

课程践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育人理念。作为面向社会学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社会学奠基者——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费孝通的学术生命始终与乡土相结合,始终与家国命运相结合,始终“迈向人民”并贯彻着“从实求知”的精神和“志在富民”的抱负。学习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就是学习如何将社会学的学问做到对国家有贡献、对人民有关怀、对社会有用处、对学术有意义。

课程深挖社会学育人元素,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聚焦三大知识单元,融合多元教学方式,涵盖11个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重点,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能够以社会学为志业,在田野中发现过去,在调查中阅读社会,在行动中学以致用,以学术引导社会发展和理解中国之治。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注重“因时而进”的理想教育,使得学生胸中有理想。课程以费孝通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社会学人求学、问学与治学的精神和理想信念,感召新时代的社会学人立下“以社会学为志业”,回应现代社会的“继替”问题与“中国人如何在复杂世界中认真做人的大问题”。

(2)注重“因势而新”的知识传授,使得学生心里有标杆。课程以与时俱进的费孝通学术思想专题研讨与专家讲座,引领学生体认学术研究“发思想之先声”的时势挑战性、时代前沿性与学术争鸣的世界体系。

(3)注重“因事而化”的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学有获得感。课程充分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熟稔“网络生活”与“信息化智能化学习”的特点,组建学习通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平台,使学生能自主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身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身的学习时间。

(4)注重“爱与温度”的课堂体验,引导学生能育人自育。“以学生为中心”跨校整合优质内容与卓越师资,专业导师与校外专家协同育人。课堂教学融合教师主讲、翻转课堂、专家讲座及费先生家人授课等多元方式,全方位呈现世纪老人—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生命力。

(5)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训教学,激励学生能学以致用。课程采用线下线上相融合的考核方式,涵盖:在线闯关、读书研讨、假期调研与期末论文等多元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理论思考与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课程注重学生的课堂思考、调查研究与论文报告的成果转化,以“费孝通优秀论文奖”与“费孝通田野调查奖”等奖项作为激励,协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

03

取得成效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特色课程,在践行钱伟长校长“拆墙办学”的高等教育思想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行走”的课堂让专业能力和家国情怀共育并举。学校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学生带着“费孝通问题”下田野做研究,理论创新与科研能力获得提升,调研热情与家国情怀高涨。

(2)育师育人的师生共同体初步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哺,在“无声育人”“位育立德”“育人自育”三方面下功夫推进实现教学相长。

(3)深具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日渐完善。课程自开设以来就探索“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体系,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教改落地生效。现已形成了以费孝通命名的“1门课-1研究中心-1实践基地-1学术论坛-1研究文集-1论文奖-1田野奖学金”的互为支撑的较为合理的教材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


上一条:学院“社会研究方法”等两门课程获得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

下一条:计迎春老师的《性别研究》获得2017年度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全英语课程建设立项


记社会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费孝通学术思想”

创建时间:  2021-01-11  郑宏彩   浏览次数:   返回

2020年12月31日,教务部组织开展了2019年立项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课)结项验收工作,本次结项采取材料验收与现场微课教学展示两部分,根据专家意见,汪丹副教授领衔的“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评审结果为优秀。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团队:汪丹、李友梅、耿敬、张江华、黄志辉(中央民族大学)、孟苑(课程助研)、王子微(课程助研)。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自2019年12月立项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来,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课程建设。现已具备:一份新修订的凸显课程理念的教学大纲;一套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2个特色示范课堂;系列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视频微课;3次公开课;3篇高质量期刊文章;2篇学生课程论文获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的第三届“费孝通田野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01

课程介绍

汪丹老师自2015年主讲“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至今累计开设课程6年。授课对象主要为社会学院本科生。累计授课人数超过200余人。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李友梅教授、耿敬教授、张江华教授等。

本课程获得“2020年度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示范案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领航课程”、“上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大学课程视频资源建设重点课程”等称号。课程负责人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领航高校重点改革领航学院”课程思政教改团队核心骨干,“教育部第十一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骨干教师。

课程践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育人理念。作为面向社会学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社会学奠基者——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费孝通的学术生命始终与乡土相结合,始终与家国命运相结合,始终“迈向人民”并贯彻着“从实求知”的精神和“志在富民”的抱负。学习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就是学习如何将社会学的学问做到对国家有贡献、对人民有关怀、对社会有用处、对学术有意义。

课程深挖社会学育人元素,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聚焦三大知识单元,融合多元教学方式,涵盖11个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重点,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能够以社会学为志业,在田野中发现过去,在调查中阅读社会,在行动中学以致用,以学术引导社会发展和理解中国之治。

02

课程特色与创新

(1)注重“因时而进”的理想教育,使得学生胸中有理想。课程以费孝通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社会学人求学、问学与治学的精神和理想信念,感召新时代的社会学人立下“以社会学为志业”,回应现代社会的“继替”问题与“中国人如何在复杂世界中认真做人的大问题”。

(2)注重“因势而新”的知识传授,使得学生心里有标杆。课程以与时俱进的费孝通学术思想专题研讨与专家讲座,引领学生体认学术研究“发思想之先声”的时势挑战性、时代前沿性与学术争鸣的世界体系。

(3)注重“因事而化”的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学有获得感。课程充分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熟稔“网络生活”与“信息化智能化学习”的特点,组建学习通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平台,使学生能自主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身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身的学习时间。

(4)注重“爱与温度”的课堂体验,引导学生能育人自育。“以学生为中心”跨校整合优质内容与卓越师资,专业导师与校外专家协同育人。课堂教学融合教师主讲、翻转课堂、专家讲座及费先生家人授课等多元方式,全方位呈现世纪老人—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生命力。

(5)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训教学,激励学生能学以致用。课程采用线下线上相融合的考核方式,涵盖:在线闯关、读书研讨、假期调研与期末论文等多元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理论思考与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课程注重学生的课堂思考、调查研究与论文报告的成果转化,以“费孝通优秀论文奖”与“费孝通田野调查奖”等奖项作为激励,协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

03

取得成效

“费孝通学术思想”课程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特色课程,在践行钱伟长校长“拆墙办学”的高等教育思想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行走”的课堂让专业能力和家国情怀共育并举。学校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学生带着“费孝通问题”下田野做研究,理论创新与科研能力获得提升,调研热情与家国情怀高涨。

(2)育师育人的师生共同体初步形成。科研与教学互哺,在“无声育人”“位育立德”“育人自育”三方面下功夫推进实现教学相长。

(3)深具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日渐完善。课程自开设以来就探索“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体系,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教改落地生效。现已形成了以费孝通命名的“1门课-1研究中心-1实践基地-1学术论坛-1研究文集-1论文奖-1田野奖学金”的互为支撑的较为合理的教材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


上一条:学院“社会研究方法”等两门课程获得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

下一条:计迎春老师的《性别研究》获得2017年度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全英语课程建设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