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变迁:微观与宏观观察——2018 年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创建时间:  2018-11-08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3日至4日,"中国社会变迁—微观与宏观观察"会议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北大楼105展开,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主办,香港中文大学协办,共邀请到了上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29名社会学学者与会。

会议分11月3日和11月4日两天举行,共有6个发言单元。会议伊始,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学方伟晶教授致欢迎辞,他说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快速发展的40年,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有目共睹。接着由上海大学张文宏院长就2013-2017年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进行报告,从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到未来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充满光明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学科压力,提出了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围绕"立足大上海、辐射长三角、创一流学科、塑学派风格、建大师团队、育社会专才"的办院目标,聚焦城市社会治理的重点研究领域,建成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社会学人才培养重镇、全球城市社会研究基地、中国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中心,打造"新都市社会学"学派的发展战略,未来将携全院师生的力量,向学科评价为A的目标奋斗。随后主题演讲正式开始。

第一单元主题演讲在方伟晶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来自南开大学的关信平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政策的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对40年来大陆的政策变化做了简要介绍;来自南京大学的成伯清以"势位与道义——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诠释"为主题,讲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势位与道义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来自复旦大学的周怡以"’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为主题,对近一二十年广场舞成为中国百姓人家尤其是初老龄女性积极参与的一个群众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来自上海大学的张文宏,以"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机制的变迁"为主题,介绍了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和趋势。
主题演讲的第二单元由复旦大学刘欣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范丽珠以"儒教的复兴,复兴什么?——认识当代儒教复兴、困境与发展问题"为主题,探讨儒以何种状态存在于当代社会;来自南京大学的汪和建以"再思’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为主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学成长40年,我们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该怎么做?等问题进行探讨;来自复旦大学的于海,以"网红空间的社会命名——以上海田子坊为例"为主题,讲述了田子坊从计划被拆迁到成为网红空间的发展历程;来自北京大学的刘德寰以"渐浅的沟壑——整个社会的青春心态"为主题,探讨了全社会对青春的极端向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主题演讲的第三单元由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主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方伟晶以"Migration Pattern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为主题,探讨了东亚和南亚的移民路径的区别;来自武汉大学的徐炜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以法务前沿工程
为讨论中心",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郑慧婷以"Juvenile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Left-behind Rural Adolescents: A Study in Guangdong and Hunan Provinces"为主题,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钟华,以"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Victimization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Exclusion, Routine Activities and Neighborhood Disorganization"为主题,对中国农民工的不平等状态进行分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邹宇春以"人情支出是家庭负担吗?-----中国城镇居民的人情支出变化趋势与负担假说讨论与提问"为主题,对如何维持人情、关系进行了主题探讨;来自上海大学的纪莺莺以"Emerging state-business contention in China?-collective action of a business association and the fragmented governce structure"为主题,对国有企业发展进行研究报告。
会议的第四单元由南京大学的成伯清教授主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蕾以"Investigating the Trends in Socioeconomic Gaps in Smoking Behavior in Contemporary China"为主题,从吸烟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经济的差异;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同钰莹以"The Matter of Child's Academic Performance on Parents: The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l"为主题,从社会阶层角度出发,探讨了孩子的成绩对父母影响;来自上海大学的黄晓春以"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逻辑与制度效应"为主题,认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已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来自南开大学的杜平以性别不信任及其体验式社会生产:基于城乡迁移中打工青年亲密体验的观察"为主题,认为尽管性别不信任的生产具有结构性基础,但打工青年在乡城迁移情境下的亲密体验是其更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同时相亲与自由恋爱互为替代式选择,因此,尽管性别不信任的体验式生产与流动冲击下关系信任的失效都可能出现,打工青年依然对婚姻充满渴望与追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薛红,以" ‘家’的发现和再造:亲子公益项目如何介入‘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养育",探讨了流动家庭中的儿童教育问题;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舒玢玢以"Highly Educated Migrants and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Evidence in Urban China"为主题,探讨教育和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
会议的第五单元由南开大学的关信平教授主持,来自深圳大学的赖伟军以"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为主题,就当前的募捐体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来自南开大学的方敏以" 宗教的社会学理解——中美宗教认知的文本比较与中美互信重建的思考"为主题,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宗教的认知和变化;来自中山大学的肖明山以" 文艺与政治:现代性视野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思考"为主题,深入理解文艺是服务于政治还是为艺术而艺术;来自社科院的刁鹏飞以"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最新研究动态"为主题,讲述了当下社科发展的现状。
会议的第六单元由上海大学黄晓春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大学的项军以"中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地区收入不平等指数的构建"为主题,带来了一套具体的数据研究方法;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孙薇薇以"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养老与老年心理健康研究"为主题,提出了修护强关系,强化弱关系的老年心理干预路径;来自北京大学的罗鸣以" 农民工的城市化"为主题,探讨了女性农民工的城市公共空间参与现状;来自深圳大学的徐拓清以" 宗族网络、地方治理与私营企业发展:来自中国转型经济的证据"为主题,就中国乡村企业的发展喝政府的公共供给进行探讨;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郭桦以" 信用实现与经济转型:基于中国企业贸易信用的分析"为主题,探讨了在经济转型和市场改革背景下企业融资的信用获得过程。
会议最后由香港中文大学方伟晶教授和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致闭幕词与总结,并再次对与会社会学学者表示感谢。本次会议,学者们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回顾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和精神,探讨了农民工、妇女、老人等现实性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社会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向,这对于如何更好的发展社会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王菁玥)
 
报告人 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时间(当日具体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

下一条:“中国与‘一带一路’南线国家公共绿地与可持续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


中国社会变迁:微观与宏观观察——2018 年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创建时间:  2018-11-08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11月3日至4日,"中国社会变迁—微观与宏观观察"会议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北大楼105展开,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主办,香港中文大学协办,共邀请到了上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29名社会学学者与会。

会议分11月3日和11月4日两天举行,共有6个发言单元。会议伊始,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学方伟晶教授致欢迎辞,他说到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快速发展的40年,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有目共睹。接着由上海大学张文宏院长就2013-2017年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进行报告,从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到未来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充满光明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学科压力,提出了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围绕"立足大上海、辐射长三角、创一流学科、塑学派风格、建大师团队、育社会专才"的办院目标,聚焦城市社会治理的重点研究领域,建成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社会学人才培养重镇、全球城市社会研究基地、中国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中心,打造"新都市社会学"学派的发展战略,未来将携全院师生的力量,向学科评价为A的目标奋斗。随后主题演讲正式开始。

第一单元主题演讲在方伟晶教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来自南开大学的关信平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政策的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对40年来大陆的政策变化做了简要介绍;来自南京大学的成伯清以"势位与道义——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诠释"为主题,讲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势位与道义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来自复旦大学的周怡以"’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为主题,对近一二十年广场舞成为中国百姓人家尤其是初老龄女性积极参与的一个群众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来自上海大学的张文宏,以"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机制的变迁"为主题,介绍了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和趋势。
主题演讲的第二单元由复旦大学刘欣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范丽珠以"儒教的复兴,复兴什么?——认识当代儒教复兴、困境与发展问题"为主题,探讨儒以何种状态存在于当代社会;来自南京大学的汪和建以"再思’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学转向发展的问题与抉择"为主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学成长40年,我们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该怎么做?等问题进行探讨;来自复旦大学的于海,以"网红空间的社会命名——以上海田子坊为例"为主题,讲述了田子坊从计划被拆迁到成为网红空间的发展历程;来自北京大学的刘德寰以"渐浅的沟壑——整个社会的青春心态"为主题,探讨了全社会对青春的极端向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主题演讲的第三单元由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主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方伟晶以"Migration Pattern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为主题,探讨了东亚和南亚的移民路径的区别;来自武汉大学的徐炜以"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以法务前沿工程
为讨论中心",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郑慧婷以"Juvenile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Left-behind Rural Adolescents: A Study in Guangdong and Hunan Provinces"为主题,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钟华,以"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Victimization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Exclusion, Routine Activities and Neighborhood Disorganization"为主题,对中国农民工的不平等状态进行分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邹宇春以"人情支出是家庭负担吗?-----中国城镇居民的人情支出变化趋势与负担假说讨论与提问"为主题,对如何维持人情、关系进行了主题探讨;来自上海大学的纪莺莺以"Emerging state-business contention in China?-collective action of a business association and the fragmented governce structure"为主题,对国有企业发展进行研究报告。
会议的第四单元由南京大学的成伯清教授主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蕾以"Investigating the Trends in Socioeconomic Gaps in Smoking Behavior in Contemporary China"为主题,从吸烟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经济的差异;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同钰莹以"The Matter of Child's Academic Performance on Parents: The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l"为主题,从社会阶层角度出发,探讨了孩子的成绩对父母影响;来自上海大学的黄晓春以"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逻辑与制度效应"为主题,认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已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来自南开大学的杜平以性别不信任及其体验式社会生产:基于城乡迁移中打工青年亲密体验的观察"为主题,认为尽管性别不信任的生产具有结构性基础,但打工青年在乡城迁移情境下的亲密体验是其更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同时相亲与自由恋爱互为替代式选择,因此,尽管性别不信任的体验式生产与流动冲击下关系信任的失效都可能出现,打工青年依然对婚姻充满渴望与追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薛红,以" ‘家’的发现和再造:亲子公益项目如何介入‘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养育",探讨了流动家庭中的儿童教育问题;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舒玢玢以"Highly Educated Migrants and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Evidence in Urban China"为主题,探讨教育和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
会议的第五单元由南开大学的关信平教授主持,来自深圳大学的赖伟军以"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为主题,就当前的募捐体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来自南开大学的方敏以" 宗教的社会学理解——中美宗教认知的文本比较与中美互信重建的思考"为主题,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宗教的认知和变化;来自中山大学的肖明山以" 文艺与政治:现代性视野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思考"为主题,深入理解文艺是服务于政治还是为艺术而艺术;来自社科院的刁鹏飞以"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最新研究动态"为主题,讲述了当下社科发展的现状。
会议的第六单元由上海大学黄晓春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大学的项军以"中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地区收入不平等指数的构建"为主题,带来了一套具体的数据研究方法;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孙薇薇以"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养老与老年心理健康研究"为主题,提出了修护强关系,强化弱关系的老年心理干预路径;来自北京大学的罗鸣以" 农民工的城市化"为主题,探讨了女性农民工的城市公共空间参与现状;来自深圳大学的徐拓清以" 宗族网络、地方治理与私营企业发展:来自中国转型经济的证据"为主题,就中国乡村企业的发展喝政府的公共供给进行探讨;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郭桦以" 信用实现与经济转型:基于中国企业贸易信用的分析"为主题,探讨了在经济转型和市场改革背景下企业融资的信用获得过程。
会议最后由香港中文大学方伟晶教授和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致闭幕词与总结,并再次对与会社会学学者表示感谢。本次会议,学者们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回顾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和精神,探讨了农民工、妇女、老人等现实性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社会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向,这对于如何更好的发展社会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王菁玥)
 
报告人 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时间(当日具体时间) 报告地点

上一条:“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

下一条:“中国与‘一带一路’南线国家公共绿地与可持续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