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构建研究型问题”讲座通讯

创建时间:  2020-09-22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研究型工作如何思维?如何通过研究工作产出知识?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9月17日下午15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在社会学院308室作题为“构建研究型问题”的线上讲座,讲座由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主持。2020年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建系40周年,本场讲座也是建系系列活动的首讲高端报告。


张静教授以黑格尔的“熟悉不等于知道”和朱迪亚·普尔“思维胜于数据”两句话开场,强调了研究型提问跟思维的密切联系。研究型的问题,与解读、解释两种认知方式有关,尤其是与解释这种认知方式相似。研究型的提问是一种求知现象,最终要走向解释。


接下来,张静教授通过区分四个层次的问题——现象(phenomenon)、困境(problem)、提出困惑问题(question)、主题(issue),来为大家解释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并且,问题的提出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面对经验实际敏锐洞察、好奇心、在现象和知识之间构造联系等。

同时,提问也是分阶梯的。首先是经验问题(英文中的what),它指向事实;第二种是机制性问题(英文中的how),指向联动关系与过程;第三种是理论问题(英文中的why),指向原因,即因果关系。这几个问题层次是递进的、由浅入深的。当然,理论问题是难度最高的一项提问,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项提问。

赫斯曼和瑞德在2014年的一部著作当中总结了社会学中常见的四种因果关系。第一种是推动力因,在历史和比较研究当中非常常见,指的是事件最早的推动力,或者是行为模式出现的推动力。第二种是变量因,指两个变量因果相关。第三类叫干预力因或者是外部干预的力量因,在政策研究里、在反事实的提问当中非常常见。第四种就是传动机制因。

如何进行因果辨别?康德认为,因果是理论概念,不是简单的归纳,而是一种抽象。理论指的是原理、定理或者是公理,它要寻找的是共性而不是特性,要有较强的解释力。休谟认为,因果关系必须符合时空毗连、持续顺序、恒定相关几个条件。

因果辨别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下,关注的因可能完全不一样。理论对于提问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哪些问题是重要问题,帮助我们描述机制,历史理论还可以帮助认清现在的方向。张静教授也介绍了密尔总结的寻找因果的方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和剩余法。

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首先要有明确性和针对性;其次,要有关联性,可以联系事实和理论概念,有更新解释理论的潜力;最后是伸展性,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可以加入某种新的变化和新的信息。张静教授同样给我们几个发现困惑的方法。违背常识、存在矛盾、机制不清、解释无力、根据变化的情况下,往往会有困惑可以提出。

关于选题,张静教授认为,要根据兴趣,选择小的、具体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资料和证据可以接近、导师可以知道、可以学到东西等因素。在选题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没有明确的问题,目的有偏差,意识形态、固有思维范式、限定性的经验、伦理、情感等无法避免的要素。

在讲座最后,张静教授也回应了学生们提出的如何“拔高”论文的层次、如何发现研究兴趣、如何在田野中保持研究目的等问题,并对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建系40周年表示了祝贺。(白蕾 供稿;朱海宁 摄影)



上一条:北京大学张静教授讲座:“构建研究型问题”

下一条:社院师生一行人赴浙江台州三门县展开调研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构建研究型问题”讲座通讯

创建时间:  2020-09-22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研究型工作如何思维?如何通过研究工作产出知识?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9月17日下午15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在社会学院308室作题为“构建研究型问题”的线上讲座,讲座由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主持。2020年是上海大学社会学建系40周年,本场讲座也是建系系列活动的首讲高端报告。


张静教授以黑格尔的“熟悉不等于知道”和朱迪亚·普尔“思维胜于数据”两句话开场,强调了研究型提问跟思维的密切联系。研究型的问题,与解读、解释两种认知方式有关,尤其是与解释这种认知方式相似。研究型的提问是一种求知现象,最终要走向解释。


接下来,张静教授通过区分四个层次的问题——现象(phenomenon)、困境(problem)、提出困惑问题(question)、主题(issue),来为大家解释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并且,问题的提出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面对经验实际敏锐洞察、好奇心、在现象和知识之间构造联系等。

同时,提问也是分阶梯的。首先是经验问题(英文中的what),它指向事实;第二种是机制性问题(英文中的how),指向联动关系与过程;第三种是理论问题(英文中的why),指向原因,即因果关系。这几个问题层次是递进的、由浅入深的。当然,理论问题是难度最高的一项提问,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项提问。

赫斯曼和瑞德在2014年的一部著作当中总结了社会学中常见的四种因果关系。第一种是推动力因,在历史和比较研究当中非常常见,指的是事件最早的推动力,或者是行为模式出现的推动力。第二种是变量因,指两个变量因果相关。第三类叫干预力因或者是外部干预的力量因,在政策研究里、在反事实的提问当中非常常见。第四种就是传动机制因。

如何进行因果辨别?康德认为,因果是理论概念,不是简单的归纳,而是一种抽象。理论指的是原理、定理或者是公理,它要寻找的是共性而不是特性,要有较强的解释力。休谟认为,因果关系必须符合时空毗连、持续顺序、恒定相关几个条件。

因果辨别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下,关注的因可能完全不一样。理论对于提问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哪些问题是重要问题,帮助我们描述机制,历史理论还可以帮助认清现在的方向。张静教授也介绍了密尔总结的寻找因果的方法。包括求同法、求异法和剩余法。

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首先要有明确性和针对性;其次,要有关联性,可以联系事实和理论概念,有更新解释理论的潜力;最后是伸展性,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可以加入某种新的变化和新的信息。张静教授同样给我们几个发现困惑的方法。违背常识、存在矛盾、机制不清、解释无力、根据变化的情况下,往往会有困惑可以提出。

关于选题,张静教授认为,要根据兴趣,选择小的、具体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资料和证据可以接近、导师可以知道、可以学到东西等因素。在选题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没有明确的问题,目的有偏差,意识形态、固有思维范式、限定性的经验、伦理、情感等无法避免的要素。

在讲座最后,张静教授也回应了学生们提出的如何“拔高”论文的层次、如何发现研究兴趣、如何在田野中保持研究目的等问题,并对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建系40周年表示了祝贺。(白蕾 供稿;朱海宁 摄影)



上一条:北京大学张静教授讲座:“构建研究型问题”

下一条:社院师生一行人赴浙江台州三门县展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