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社会工作系举办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讲座---第三次分配理念下公益慈善发展路径

创建时间:  2021-10-28  程金   浏览次数:   返回

2021年10月25日下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第三次分配理念下公益慈善发展路径”在3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诚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范斌教授主讲,由杨锃副院长主持,社工系的师生参与探讨学习。

杨锃老师代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向范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参加讲座的师生能够把握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加深对第三次分配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共同探索公益慈善发展的路径。

讲座伊始,范斌老师介绍和梳理了第三次分配逐渐被大众认识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三次分配”的概念于1994年被提出。紧接着,范老师导入第三次分配的概念、特征和意义,并与初次分配、再分配做了区别说明,强调要正确认识第三次分配的基本属性。范老师表示,第三次分配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一种补充,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也要避免夸大其作用。

随后,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分配正义的三种视角,分别为:应得视角、资源视角和权利视角,在三种视角分析下,得出第三次分配的显著特征,一是分配主体是慈善公益组织,二是建立在自愿性基础上的分配。接下来,范老师继续深入主题,探讨了第三次分配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范老师联系当代国情,分析了第三次分配通过公益慈善实现过程体现分配正义和实现共同富裕,强调指出这个过程是在捐赠方、受助方和组织方三个主体共同作用下,经过接受捐赠、管理资金和实施公益慈善三大环节完成的。

最后,范老师站在第三次分配角度下,提出公益慈善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制度性保障,即要尽快建立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二是尽快建立企业和个人捐赠的动态激励机制。

讲座接近尾声,参会师生纷纷向范老师请教自己的困惑,范老师依次对其进行解答,并与提问者进行了热烈探讨。在本次讲座的最后,杨锃老师做出总结性发言,并再次对范老师的倾情讲授表示感谢。通过开展本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于第三次分配理念和在我国公益慈善发展的路径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稿|李佳玥

拍摄|汤静雯


上一条:亚洲人口研究中心蒋耒文教授、陈晨博士参加第五届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新著 | 肖瑛《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社会工作系举办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讲座---第三次分配理念下公益慈善发展路径

创建时间:  2021-10-28  程金   浏览次数:   返回

2021年10月25日下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第三次分配理念下公益慈善发展路径”在3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诚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范斌教授主讲,由杨锃副院长主持,社工系的师生参与探讨学习。

杨锃老师代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向范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参加讲座的师生能够把握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加深对第三次分配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共同探索公益慈善发展的路径。

讲座伊始,范斌老师介绍和梳理了第三次分配逐渐被大众认识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第三次分配”的概念于1994年被提出。紧接着,范老师导入第三次分配的概念、特征和意义,并与初次分配、再分配做了区别说明,强调要正确认识第三次分配的基本属性。范老师表示,第三次分配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一种补充,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也要避免夸大其作用。

随后,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分配正义的三种视角,分别为:应得视角、资源视角和权利视角,在三种视角分析下,得出第三次分配的显著特征,一是分配主体是慈善公益组织,二是建立在自愿性基础上的分配。接下来,范老师继续深入主题,探讨了第三次分配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范老师联系当代国情,分析了第三次分配通过公益慈善实现过程体现分配正义和实现共同富裕,强调指出这个过程是在捐赠方、受助方和组织方三个主体共同作用下,经过接受捐赠、管理资金和实施公益慈善三大环节完成的。

最后,范老师站在第三次分配角度下,提出公益慈善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制度性保障,即要尽快建立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二是尽快建立企业和个人捐赠的动态激励机制。

讲座接近尾声,参会师生纷纷向范老师请教自己的困惑,范老师依次对其进行解答,并与提问者进行了热烈探讨。在本次讲座的最后,杨锃老师做出总结性发言,并再次对范老师的倾情讲授表示感谢。通过开展本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系列讲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对于第三次分配理念和在我国公益慈善发展的路径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稿|李佳玥

拍摄|汤静雯


上一条:亚洲人口研究中心蒋耒文教授、陈晨博士参加第五届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新著 | 肖瑛《公共性及其实践(中西古今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