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晓葵教授讲座:灾害民俗学的可能性——新冠肺炎的民族志

创建时间:  2021-11-03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在目前新冠疫情的社会背景下,民俗学界也在学科转型中尝试关注和理解这一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邀请,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王晓葵教授于2021年11月2日下午在宝山校区社会学院316会议室作了题为“灾害民俗学的可能性——新冠肺炎的民族志”讲座。讲座由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副教授主持,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张江华教授、邵文苑博士、文学院梁奇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李明洁教授和王军霞副教授以及复旦大学沈燕博士等来自校内外的近二十位师生到场参与研讨。

王晓葵老师首先以日本民俗学为例,从几个关键表述出发,列举了日本民俗学界对民俗认知的变化。民俗学传统以“传承”的概念为基础,但是传承母体也就是共同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逐渐丧失的当下,用以往的传承母体论去解释目前一系列民俗问题时不再具有解释力,民俗学出现了危机。随后,王老师提出当代社会民俗学对于其他可能性的探索,引入新民俗观,放弃固有视为先验事实的“民俗”概念,转向关注日常化的过程,关注非常识的新的文化要素如何逐渐转变为身体记忆、生活常识等日常生活构造,在这个背景下王老师引入了”灾害民俗学“的概念。辅以他在田野工作中搜集的典型案例,王晓葵教授提出民俗学可以将灾害纳入到自己的传承与日常生活构造的解释框架中进行探讨,通过在灾害过程中产生的有关生存(应对知识的储备与灾害记忆的建构)、生活(嵌入灾害想象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灾难的接受和调试装置)等三个方面的灾害文化与日常性构造的关系性的讨论来研究灾害。这些灾害文化往往是以被体系化、客观化、理性化、精确数据化的科学知识所忽视的主观的、个人的、情绪的、感性的、非数据的默会知识的形式出现的。与更多关注规范性知识的灾害志不同,灾害民族志就是通过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来探求默会知识来理解灾害全过程,从而达成描述灾害整体、获取现场人们的体验及主观的灾害图景、揭示现场的“默会知识”的目的,并将其转变成为可供灾害应对和救助等社会化行动借鉴的知识以及有助于灾害旁观者改变刻板印象、真正理解灾害的知识。

之后,王晓葵教授以他正在推进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强韧社会构建研究》为例,阐述如何以新冠肺炎事件为对象进行灾害民族志的调查与制作。课题在调查中主要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医疗救护问题以及知识生产与消费问题。具体调查中侧重公共卫生事件的口述史及表象物(灾难记录)的调查与收集,包括公共卫生事件中人的生命史和物的生命史等,关注各方有关如何活下来和活下去的应对策略。收集资料的范围包括文献、纪念设施和遗址、口头传承、祭祀与纪念仪式、口述史访谈以及网络等公共媒体中的灾害叙事等。

在讨论环节,现场师生与王晓葵老师就默会知识、民俗与传承、口述史调查中的真实性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此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王晓葵老师用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且有意义的讲座,为研究民俗学提供了新的思考,促进了民俗学专业学生对学科前沿的接触,增强了学生们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自信心。(周彤供稿;陶子煜摄影)


上一条:亚洲人口研究中心Guy Abel教授在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上发表评论文章

下一条:亚洲人口研究中心蒋耒文教授、陈晨博士参加第五届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王晓葵教授讲座:灾害民俗学的可能性——新冠肺炎的民族志

创建时间:  2021-11-03  徐芬芳   浏览次数:   返回

在目前新冠疫情的社会背景下,民俗学界也在学科转型中尝试关注和理解这一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邀请,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王晓葵教授于2021年11月2日下午在宝山校区社会学院316会议室作了题为“灾害民俗学的可能性——新冠肺炎的民族志”讲座。讲座由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王立阳副教授主持,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张江华教授、邵文苑博士、文学院梁奇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李明洁教授和王军霞副教授以及复旦大学沈燕博士等来自校内外的近二十位师生到场参与研讨。

王晓葵老师首先以日本民俗学为例,从几个关键表述出发,列举了日本民俗学界对民俗认知的变化。民俗学传统以“传承”的概念为基础,但是传承母体也就是共同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逐渐丧失的当下,用以往的传承母体论去解释目前一系列民俗问题时不再具有解释力,民俗学出现了危机。随后,王老师提出当代社会民俗学对于其他可能性的探索,引入新民俗观,放弃固有视为先验事实的“民俗”概念,转向关注日常化的过程,关注非常识的新的文化要素如何逐渐转变为身体记忆、生活常识等日常生活构造,在这个背景下王老师引入了”灾害民俗学“的概念。辅以他在田野工作中搜集的典型案例,王晓葵教授提出民俗学可以将灾害纳入到自己的传承与日常生活构造的解释框架中进行探讨,通过在灾害过程中产生的有关生存(应对知识的储备与灾害记忆的建构)、生活(嵌入灾害想象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灾难的接受和调试装置)等三个方面的灾害文化与日常性构造的关系性的讨论来研究灾害。这些灾害文化往往是以被体系化、客观化、理性化、精确数据化的科学知识所忽视的主观的、个人的、情绪的、感性的、非数据的默会知识的形式出现的。与更多关注规范性知识的灾害志不同,灾害民族志就是通过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来探求默会知识来理解灾害全过程,从而达成描述灾害整体、获取现场人们的体验及主观的灾害图景、揭示现场的“默会知识”的目的,并将其转变成为可供灾害应对和救助等社会化行动借鉴的知识以及有助于灾害旁观者改变刻板印象、真正理解灾害的知识。

之后,王晓葵教授以他正在推进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强韧社会构建研究》为例,阐述如何以新冠肺炎事件为对象进行灾害民族志的调查与制作。课题在调查中主要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医疗救护问题以及知识生产与消费问题。具体调查中侧重公共卫生事件的口述史及表象物(灾难记录)的调查与收集,包括公共卫生事件中人的生命史和物的生命史等,关注各方有关如何活下来和活下去的应对策略。收集资料的范围包括文献、纪念设施和遗址、口头传承、祭祀与纪念仪式、口述史访谈以及网络等公共媒体中的灾害叙事等。

在讨论环节,现场师生与王晓葵老师就默会知识、民俗与传承、口述史调查中的真实性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此次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王晓葵老师用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且有意义的讲座,为研究民俗学提供了新的思考,促进了民俗学专业学生对学科前沿的接触,增强了学生们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自信心。(周彤供稿;陶子煜摄影)


上一条:亚洲人口研究中心Guy Abel教授在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上发表评论文章

下一条:亚洲人口研究中心蒋耒文教授、陈晨博士参加第五届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