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2015年6月11日
记者:范彦萍
高考前夕,曾被多家媒体关注的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的"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再次迎来了长枪短炮。其中,一支由上海大学学生组成的6人田野考察小分队显得格外"另类",他们顶着烈日,穿梭在镇里的大街小巷,只为完成一份"特殊"的调研报告。
调研组组长、上海大学2012级安徽籍学生孙睿表示,许多朋友就在那里上学,有认识的阿姨就在那里陪读,为此牺牲了很多。到底是什么魔力引得数以万计的考生趋之若鹜地赶赴毛中就读?这成为启动调查的初衷。
去年11月起,孙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对毛中进行多次实地调研,先后采访该校学生、陪读家长、学校相关负责人、小镇居民、周围商户和政府人员等,拍摄了大量照片,访谈资料达六万余字。"6月5日,毛坦厂中学迎来了万人瞩目的送考节,我们也见证了这次声势浩大的送考场面。与往年不同,今年毛中的送考车辆较往年有所减少,校方鼓励学生自己去考场。同时,今年不再放礼炮,一个是防止意外的发生,一个是主张节约资源。"孙睿介绍说。
根据课题组的分析显示:高考不再仅仅是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事,特别是在毛坦厂镇,高考俨然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大事,并在当地形成高考产业群。调研组还发现毛坦厂中学的"成功"来自于它的特色管理体系,包括"班主任承包式"管理、"全面监控式"学生管理以及"铁血校长"朱志明的出现。课题组成员闵兰认为,"通过对毛中的调研,让我们对应试教育有了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