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通讯:民俗学系列讲座--菅丰教授&德丸亚木教授

创建时间:  2009-01-06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2009年1月5日下午,在我校社会学E-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了两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讲座,其一是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菅丰教授的“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后的斗牛为题材”,其二是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研究科的德丸亚木教授的“被‘利用’的‘民俗文化’——以日本熊本县宇土市‘故乡大太鼓复兴事业’为例”。讲座由上海大学民俗学学科组长耿敬教授主持,由陈志勤老师翻译,中文系黄景春老师,国交学院常峻老师,社会学系杨锃、马丹丹等老师共同参与,并和聆听讲座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讨论。

菅丰教授的讲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有无价值?”这一问题出发,探讨了在民俗、传统的不断变化前提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反思,探讨对“民俗的利用”以及“利用”的可能性和困难。菅丰教授指出,作为本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具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关系才具有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检验其对人类生活的丰富,从而来确定其价值。接着,菅丰教授通过对“越后的斗牛”这一传统的消亡及其重建的介绍,说明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斗牛”的价值并非其本身的价值,而是通过了人,是人赋予了其价值。由此,菅丰教授提出,把民俗看成是“活着的民俗”,发现其对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意义,从而对其加以“实践利用”,使此种濒于消亡的民俗“活”过来,使之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下去。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民俗学家,应该在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的生活是否有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德丸亚木教授的讲座从日本几次修订“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阐述了日本对“民俗文化”之“利用”的发展历程:重视民俗文化的记录,到重视保存,再到有效利用。德丸教授由此提出了问题:“活”的民俗,对谁来说是有价值的?随后,德丸教授以日本熊本县宇土市的祈雨大太鼓为例,阐释了“民俗文化”的“有效利用”。从日本政府的经济支持,来看行政和地方居民的“利用”目的,德丸教授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此种“利用”在地方居民中,在地方上生活的“自豪感的表现、传承”这一地方性目的,因此,德丸教授揭示了来自地方居民的“民俗文化”之“有效利用”的必要性。最后,德丸教授指出,作为民俗学研究者,怎样看待此种现状,是值得当今学者探讨的一个问题。

最后,耿敬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菅丰教授和德丸教授的讲座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启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否具有价值?确有价值,但怎样对此“价值”定位是关键,不同的主体对其定位,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两位教授对民俗学理论脉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参与两场讲座的师生们意犹未尽,受益非浅。


上一条:魏伟博士“同性恋身份议题”暨“费孝通学术论坛”第5期

下一条:学术通讯:威廉姆•简柯维克“在性与爱之间:文化的困境”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通讯:民俗学系列讲座--菅丰教授&德丸亚木教授

创建时间:  2009-01-06  樊杰   浏览次数:   返回

2009年1月5日下午,在我校社会学E-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了两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讲座,其一是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菅丰教授的“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后的斗牛为题材”,其二是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社会科学研究科的德丸亚木教授的“被‘利用’的‘民俗文化’——以日本熊本县宇土市‘故乡大太鼓复兴事业’为例”。讲座由上海大学民俗学学科组长耿敬教授主持,由陈志勤老师翻译,中文系黄景春老师,国交学院常峻老师,社会学系杨锃、马丹丹等老师共同参与,并和聆听讲座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讨论。

菅丰教授的讲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有无价值?”这一问题出发,探讨了在民俗、传统的不断变化前提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反思,探讨对“民俗的利用”以及“利用”的可能性和困难。菅丰教授指出,作为本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具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关系才具有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检验其对人类生活的丰富,从而来确定其价值。接着,菅丰教授通过对“越后的斗牛”这一传统的消亡及其重建的介绍,说明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斗牛”的价值并非其本身的价值,而是通过了人,是人赋予了其价值。由此,菅丰教授提出,把民俗看成是“活着的民俗”,发现其对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意义,从而对其加以“实践利用”,使此种濒于消亡的民俗“活”过来,使之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下去。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民俗学家,应该在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的生活是否有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德丸亚木教授的讲座从日本几次修订“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阐述了日本对“民俗文化”之“利用”的发展历程:重视民俗文化的记录,到重视保存,再到有效利用。德丸教授由此提出了问题:“活”的民俗,对谁来说是有价值的?随后,德丸教授以日本熊本县宇土市的祈雨大太鼓为例,阐释了“民俗文化”的“有效利用”。从日本政府的经济支持,来看行政和地方居民的“利用”目的,德丸教授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此种“利用”在地方居民中,在地方上生活的“自豪感的表现、传承”这一地方性目的,因此,德丸教授揭示了来自地方居民的“民俗文化”之“有效利用”的必要性。最后,德丸教授指出,作为民俗学研究者,怎样看待此种现状,是值得当今学者探讨的一个问题。

最后,耿敬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菅丰教授和德丸教授的讲座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启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否具有价值?确有价值,但怎样对此“价值”定位是关键,不同的主体对其定位,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两位教授对民俗学理论脉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参与两场讲座的师生们意犹未尽,受益非浅。


上一条:魏伟博士“同性恋身份议题”暨“费孝通学术论坛”第5期

下一条:学术通讯:威廉姆•简柯维克“在性与爱之间:文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