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星期五)上午,社会学系“费孝通学术论坛”在E研究院举行第5期学术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魏伟作题为“同性恋社会表现形式的历史变迁和中西比较”的讲座。张佩国教授、张敦福教授作点评,此次论坛“坛主”张江华教授出席。巫达、董国礼、陆晓聪和马丹丹等社会学系教师也出席了学术报告。
魏伟老师首先回顾了同性恋研究范式变迁的三个阶段,即传统的病态医学研究,现代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和后现代的酷儿理论与政治三个阶段,并指出中国当代社会同性恋身份及其身份社区的出现,正处于第二、第三个阶段。他回顾了在成都市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从建构主义的视角论述男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以及不同称谓背后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参照和政治内涵。他从行为、身份认同、社区、社会运动四个方面分析了同性恋社会表现形式,并以成都同性恋社区为个案分析了社区的形式,通过与西方社会的对比,阐述了同性恋在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讲演过程中,在场的教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诸多问题,如女性同性恋的隐蔽性问题、同性恋性取向的先天或后天论,同性恋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关系等,魏伟老师逐一予以了回应。评议人张佩国教授就个体主义的研究策略如何在民族志中实践,与魏伟商榷。在实现“社区”和“个人”的民族志之间,需要提出新的研究和分析策略。面对他者,魏伟博士表达了同情的态度,倾听他者的逻辑,而不完全是价值中立的含义。事实上,问题更应该表述为愈是“沉默的大多数”被遮蔽的经验,特别是性经验差异,如何寻求公共的表达、打破沉默的勇气,这一诉求并非完全意义上女性主义所宣称的“个体的就是政治的”,而是将性差异,特别是被异性恋价值体系大沙文主义或中心主义建构的社会身份,看作严肃的议题,从而迈向性政治的可能,性权力的诉求交织的是个体的尊严。魏伟博士也宣称自己一直在以学术为阵地,推进公众教育和社会变迁。张敦福教授认真阅读了魏伟博士的上海同志调查的“白皮书”,就同性恋群体流行的“暗语”与魏伟进行了交流,他表示,身份政治在社会运动后期已不是问题,在中国情境下,同性恋社区在家研究(going home)似乎是一种可能。魏伟博士对张敦福老师的言论表示了共鸣,他回应道,的确,传统的“孝道”较之西方流行的性权利话语,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印记。“飘飘”参照的是中国的“家”,这决定了同性恋研究对人类学婚姻、家庭等“社会性”经典概念的挑战和反思,同时,反过来也给同性恋的归属提供了亲情的背景。
整个讲座气氛热烈,互动性非常强,魏伟教授的报告不仅使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对男性同性恋社会表现形式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更为主要的是,他也带来了性爱问题与社会规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拓宽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视野。
最后,张江华教授作总结,高度评价“费孝通学术论坛”开坛两个月以来的学术意义和成就,欢迎魏伟老师常回“娘家”看看,并表达了对组织和参与此次论坛的老师及学生的由衷感谢,特别是E研究院的应可为老师为论坛两个月以来默默做出的幕后工作,期待来年伊始论坛能够输入新鲜的血液、获得全新的改版,品咂孤独、战胜困难,“把学术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