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0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著名“三农问题”研究专家贺雪峰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进行了一场名为“乡村建设研究经验谈”的讲座。
他首先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乡村调查的情况。贺教授说,通过这些调查,他日益形成了这样一种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方案,其核心就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建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感受力,让农民可以分享到现代化的好处,从而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他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希望温饱有余的农民可以继续享受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可以继续享受家庭和睦和邻里友爱,可以继续享受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休闲与情趣。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农村应该保留带有乡土本色的不同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强调主体体验和人际联系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农民不一定特别有钱,却可能因为有了主体体验,而生活充实。农民消费较少,福利水平却可能很高。
贺教授说,他之所以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建设“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是与他对中国发展宏观形势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中国九亿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经济状况将长期保持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态。“温饱有余”是指中国农民早已解决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所需,“小康不足”是指农民未来增收的渠道有限。当前中国农民不仅是“温饱有余”的,而且农村有较中国传统社会完善得多的基础设施,农业劳动越来越轻松,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从物质条件方面看,今天的中国农民可能生活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已经度过为解决温饱而需终日劳作的阶段。农民现在最紧迫需要的,也许不是(或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是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是要生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是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确定的人生意义。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国家将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正是国家的转移支付,可以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及重建,可以为农民高福利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讲座结束后,贺教授还回答了部分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大家对他的精彩讲演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