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0日下午,“费孝通学术论坛”第6期在E研究院拉开帷幕,也是开学以来冬季下半学期第1期。陈志勤教授作题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再创造与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典”为例―”的讲座。论坛坛主张江华教授主持,耿敬、杨锃老师评议,黄景春、董国礼等社会学系教师参与讨论。
2000年以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世,国家与社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工程的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涌现出具备出色策划才能的民间精英,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商机,而且,学者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论证中,中间层似乎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中托举出来。
陈志勤教授以绍兴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典”为事例,通过探讨在地方文化开发中“传统”创造和“民俗”利用的现象和过程,揭示这种过程运行中的国家整合、地方开发、宗族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事例是从民间社会的大禹信仰•祭祀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禹祭典”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来探讨有关国家整合和地方开发的问题,而宗族变化的事例是以绍兴市禹陵村(被认为是为大禹守陵而形成的村落)的大禹姒姓宗族“后裔”为主。
陈志勤老师以鲜活的田野素材、细致的文献梳理,描述了大禹祭典经历了从公祭到国祭、从官俗到民俗以及民祭传统重现的变化过程。“从公祭到国祭”包含了形式与意义两方面的“再创造”:从形式上增强传统色彩、从意义上强化民族意识,来自实地考察的田野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大禹祭典已经形成了一个皇陵等级的复原“地景”,“大禹祭典”复原帝国时期的“公祭”景观、正统、严谨的仪式规范颇似《儒林外史》恢复孔祭的场面,而一度大禹由迎神赛会的治水、防水灾功能性的神演变为民族英雄和“弘扬民族英雄和发展旅游事业”的英雄祖先。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禹陵村被搬迁,反倒平地而起变戏法一样再造了一个表演性的“禹陵村”,官俗创造的“大禹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彻底实现了从官俗到民俗,陈志勤老师表述的“‘所有’的正当性”,也包括了主体的被置换。那么民祭是否就荡然无存呢?非也。“正因为政府的举措,也促使禹陵村人认识到这种民俗文化的价值。”“这个原本沉寂没有人关注的村落,因为移民使他们产生文化的“觉醒”和“复兴”,并成立了结合农村和城市的社团性组织,如姒姓研究会这样的民间学术团体以及为了每年的祭祀而生成的民间信仰组织等……”民祭的努力收到了效果,2005年7月10日(农历6月6日)和12月21日(冬至),进行了由禹陵村为主的有绍兴当地1000多人参加的民祭活动。
在得出民族志基础上缜密、平实的结论后,报告人在结语中概括道:“在这样的民俗空间中,各方面的利害关系者互相纠葛、互相缠绕,孕育了民俗文化的衰退、消失、继承、再生和创造的复杂的运动状态。国家、地方、民间在互动中,互惠互利,各得其所,呈现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复杂趋势。”
报告人并非描述大禹祭典,而是关注大禹祭典背后牵动的国家、地方与民间的互动演变,即“复杂的运动状态”。这和黄晓春博士试图探讨技术与制度的互动背后的制度逻辑有所不同,后者关注的是“技术扎根期”这样一个技术嵌入制度的成熟过程,而陈志勤在厚描“互相缠绕”究竟是怎样互相缠绕,而不是泛泛而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视角论述“多元权威”的并存,从“大禹祭典”生动的个案中,可以看出市场的原动力、地域认同等汇聚而成的“地方性权力”正在崛起,这也正是主持人张江华教授提纲挈领式的发问:地方史何时插入历史,成为独立的地方?相对于以往地方的衙门仅是皇权的代理人而言。如果再回顾“费孝通学术论坛”第1期肖瑛的“复调社会”涵盖性的“社会”概念,在“复调社会”的大作中,肖瑛提出了将“传统的复兴”即共同体传统嵌入公民权、财产权所代表的“公共领域”中,以此描述三种传统“互相缠绕”共同构建的“复调社会”,在第一稿中,肖瑛以“社会治理”来统辖互动论,到了第二稿,我们发现,“社会治理”被轻轻地弹去了,而代之以无有结论的“悬置”,是的,只能悬置,而没有斩钉截铁的理想国,哪怕是众声喧哗。那么在社会学的背景下再来重现“大禹祭典”民俗学范畴的个案,值得检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从官俗到民俗,所有的正当性,质询的是“缠绕”中的不平等关系,地方主义在市场与政治的干预下重塑自身的主体性,也在建构民之主体,“再创造”的过程也是重新寻找客体之主体的过程,同时也是挤压趋力下被边缘化的过程,虽然被边缘化也是重新发现自我的反思过程。于是,该过程就和路易莎宣描述的西南少数民族苗族因边缘而获得展演(performance)的主体性异曲同工,在自我认同的同时保持着清醒的反思能力,“我表演给你看看你想看的”!禹陵村的姒姓宗族重获了“英雄祖先”历史心性的生命力,且是原旨性的,这一点倒是和王明珂所描述的羌族(四川茂县)攀附“大禹故里”遥遥呼应,浙江一度闻讯而来寻根,被挤压的“兄弟祖先”历史心性不过漂移到了华夏边缘,而这一切究竟如何与社会学、人类学均被困住的(stuck in)我与他者缠绕的“社会”触类旁通,贡献民族志的知识论贡献,无论是人类学,还是民俗学,对于它们而言,均是共同的挑战与并肩的战友。借用张江华教授在课上一句平淡之极而感人至深的言论:我依赖于他者,只不过我不承认,但等我老了,我总要承认。
“费孝通学术论坛”自去年11月开坛以来,不觉已有6期,6位报告人留下了他们宝贵的身影、痕迹、声音和笑容,留下了他们的知识,加上评议人的新旧面孔,库拉圈的流动已略见循环。为了打造精品论坛,坛主与助理可谓战战兢兢、苦心经营,为了保障论坛的会务工作,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团队可谓全力以赴、任劳任怨,然而时代又不容延缓,学术的道路走过坎坷、孤独、误解,相信这支团队一定能够迎来论坛学术的春天。在此,谨代表人类学会务团队向参与、支持“费孝通学术论坛”的社会学系师生致以诚挚谢意。
图:张青(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